董事长随笔

Chairman's Essay

务本循道 锻造大美——王育英会长为《友好》会刊2019年第1期撰写的卷首语

发布时间:2019-03-25 点击数:2317


自私的人永远不会有幸运。因为善恶、福祸本非平白无故,“天上掉馅饼”的事只是异想天开。尤其对于企业家而言,若不心怀大道,视野就可能被私心遮蔽,所了解的世界半径就小了;格局小了,企业就会被束缚手脚,企业家就难以满足利益以及实现更多更高的理想了。

充分发挥正能量,将更好、更多的产品与人聚在一起,对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是企业家的角色定位。在互帮互助的链条中,企业家兢兢业业做好主业的同时,也将勤奋和智慧融入行动之中,更将对公共事业的关心和关注,作为了必不可少的功课和义不容辞的责任。格局大小是相对而言的,“小”则独善其身,把正能量释放给家人、同事和朋友;“大”则兼济天下,将智慧、热情、抱负、理想、美好等施惠于更广泛的世界。

在企业家前进路途上,如果说“理想”是一种境界,那么“现实”就是行动的脚步,二者缺一不可。在经营的舞台上,企业家的脱胎换骨、百炼成钢没有捷径,只有剔除自私的杂念才能勇往直前。企业家经营企业也是一门技艺,企业家也是工匠的一份子。经营得道的企业,无不是手持勤勉与修养的企业家在日积月累中,将符号资本演变为实实在在的经济资本的结果。企业资本并不是衡量企业家成功与否的绝对标准,企业家追求自身完美、散布阳光的公心更能体现他们真正的价值。

人生没有脚本,每一场演出都是自己用生命演绎的绝版。所以,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优柔寡断而把应该简洁的事情做的繁复、费时、脆弱,把有限的生命损耗在无谓之中。人有两个“躯壳”:一个是为了世俗利益奔波着的形骸,一个是集合着意识、心神的精神躯壳。企业家也不例外,商场上的讨价还价和为改变环境、增加对人类影响的努力,同样体现着现实生存与理想较量。企业必然要融入社会的滚滚洪流,也会使企业家“身不由己”——你再想做一个俗人,也得要深入社会“红尘”中去获取安稳与自由。没有绝对一尘不染的白色空间,企业家也一定有“俗”的地方——没有人能逃避有关金钱的话题,但几乎每一个企业家又都希望在盈利的同时能表现出令人赞叹的“绅士精神”。其实用不着讳莫如深、难以启齿,逐利是企业家的天性和生存之道,为自己的企业斤斤计较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反而那些所谓的企业家,天花乱坠地用损人利己的方式来获得私心的满足,以及表面上看似洒脱地对市场漠不关心而实际上是在掩饰巧取豪夺,他们除了令人厌恶之外,还会变成充斥着虚伪的公害和恶疾。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是企业家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和勇气。人生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生命走到终点,“人货两清”;一种是思想光披永世、惠泽后代,永无终点。好的企业家,应是后者。追求梦想并不意味着得放弃商业利益,企业家在秩序中寻求价格的合理、员工的安稳与愉悦、市场的深入和扩展都是必须与合理的。只要不是疯狂消费自己的妄想、脱离原则与道德,企业就会成长,也会带来合理的利益。

自古功夫在诗外,修养是定力的源泉。企业家要想在激烈的市场中有立锥之地,就要保持清净、自然、平常之心,笑对一切纷乱繁杂。人极有可能在自认为羽翼丰满、智慧无量时遭遇困境,如果“看开了”,就会依然觉得追求饶有趣味。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面对希望之路,企业家要用企业的诚信来维护自己的诚实,用“私心”做正能量的事,这才是企业家的修行、才叫企业家的道德良心。美好是唯一不受时间损害的东西,而企业家就是锻造美好的顶级魔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