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事长随笔
Chairman's Essay
企业家的修炼:认真的怂——王育英会长为《友好》会刊2018年第1期撰写的卷首语
在爱情里“认真且怂,从一而终。”是一句顶万句的好话。所有山盟海誓都会在这句话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没有辩解,也不用抵抗,更没有找借口。什么是不离不弃?什么是死心塌地?就是这一个字:“怂”。认怂是一种恰当的妥协,是一种诚实的态度,是一种彻底的表白。对爱情最痴迷的状态便如此。这是一种追求,也是一种自嘲。认怂从不意味着志短,也不是黑暗和完败的象征。
企业家在面对困难和失败时,需要这样一种认真的怂,逃避和躲闪是没有出路的。面对困难迎头而上是一种大无畏的企业家精神,勇于正视失败、承认失败同样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承认失败、正视失败是一种痛苦和无奈,也是一种精神的再造。人要知道该服时服,该怂时认怂,失败的越惨,反思就应该越深,从而更清楚自己能力上的欠缺和智慧中的不足,明确自身半斤八两之后的以利再战。
企业家的能力不仅仅在于善于欣赏、享受成功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也要能在自省之中审读失败和消灭繁荣的假象。谁都明白,做企业除了技术性的产品以外,我们不能远离荣耀感,更不能与道德的力量背道而驰,尽管我们做的事情很微不足道。在现实中我们会经常看到一些气势如虹、道貌岸然之人,到了关键时刻就失去了绅士的风采,没有了气定神闲的气魄了,也不像平时那样慷慨激昂、口若悬河般表现的那么坚强和鼓舞人心了,负能量一大堆,而且怨天尤人,大有生不逢时之感,反正都是别人的错。这还真不如那些低头服输认怂的人,尤其是那些在失败的瞬间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的人。有时,那些怂的酣畅淋漓,丝毫没有遮掩的人,面对失败的反思会认真的叫你无话可说。
现在有些企业家就像表演艺术家,身段自在,巧舌如簧,常常是被自己的表演所打动的忘乎所以,不知天高地厚而异想天开。其结果自是伤天害理,损人不利己。有些所谓的明星企业家也是风云一时,看似能呼风唤雨,实则在三五年内就被时间的脚步淘汰和被市场所抛弃。面对这些,人们已经没有时间为每一位谢幕的人都抹上一滴同情的眼泪了,因为这类人多到你已无暇顾忌后来者的身影了。然而,这些人之所以还能让别人记住,倒不是因为他们的所谓丰功伟业,而是他们不顾一切地使自己消失的无影无踪的手段,是他们一夜之间挖起的大坑必须要人们去一点点填补的漫长。比较起来,怂人之所以能叫人指指点点,也正是因为他们的身影俱在,正是这些怂人的承认失败,并愿意五体投地地在现实面前贴服,才给了大家一个笑骂的借口和说煽的理由——如果从一种欣赏的角度看,怂人还是一种榜样,叫你时时刻刻提示自己,并用成功来显示自己的大义凛然和果敢英勇。
我不赞美怂人,但因为所谓的成功者太多的不承认曾有过挫折和失败而使我重新发现了怂的另一面。我觉得失败后的认怂,并不完全代表着怂人精神上的稀里哗啦,也并不代表怂人的知难而退。没准儿这正是体现着当时的一种坚强,一种担当,一种乐观,一种胸怀。
当向困难妥协是一种智慧时,怂人就变成了智者。当怂人还原了自己的本来的面目,你能讲那是一种怯懦、那是一种无奈、那是一种退缩和逃避吗?所以,一怂到底就是抛弃了自己的虚荣、卑怯、懦弱、虚伪和自私自利,就是还有一丝骨气也要追回自己可能消失殆尽的本有的真实、能力、期望和善良,就是暗存可能重新迈步的希望。酒借怂人胆,是怂人早已有胆存心中。
企业家应该不怕认输,就怕自己不知道怎么输的。要知道面对困难能够拯救自己的只有亲手剥开心结,承受失败的痛苦,重拾志气。企业家的功成名就是追求的最高目标,没有一个企业家愿意以失败而告别自己的职业生涯。试想,你让失败追赶一生,你也真怂了一辈子没有翻身,那叫别人数落一辈子也是应该。这样的人叫没皮没脸,没人以你为怂,只会以为你是不可救药的废物。企业家的真正成功,是将自己的企业融入时代,是在发展中对社会进步的尊重和对人的至高无上的热爱;真正的企业家,不图自己身上会散发奇光异彩,也不愿意用一怂到底来表示忠义仁勇和对事业的诚意及实在,更不愿意用屡战屡败来寻找和搭建自己的精神家园。
有人在嘲笑别人怂时其实自己早已堕落。怂人不会迷茫,因为他们早已实现了自我洗涤和精神上的轻松与解放。当你不能自拔于困难和失败,同时又对前景还存有一丝企望时,千万不要不要自毁于形,哪怕做一回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