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寻求信贷扩张与资产质量平衡
发布时间:2009-09-10
点击数:1506
王华庆表示,银行业稳健运行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信贷支持
中国银监会纪委书记王华庆日前在《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09)》发布会上发表讲话称,在经济下行周期,国内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增长,同时必须在信贷扩张与资产质量之间求得平衡。
他说,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高速增长和优越的政策环境为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扩散,世界经济尚未走出衰退,国内经济正处于触底企稳的关键时期,经济持续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仍然存在许多不稳定、不确定、不平衡因素,这些因素必然给中国银行业带来这样或那样的负面影响。目前,银行信贷长期化、财政化,贷款集中度高、项目资本金不实等问题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只有银行业实现稳健运行,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的信贷支持。
王华庆说,中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将会受到挑战。一方面,过去几年以来,银行利差在逐步缩小;另一方面,金融脱媒将是一个长期的趋势,国内信贷渠道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形势将会有所改变,直接融资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趋势总体上说会有利于我国金融市场的深化,但对银行业而言,竞争和盈利的压力会越来越明显,传统的靠吃利差的经营模式面临调整。
他认为,在危机时期,银行信贷必须充分发挥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促进作用,银行和国民经济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同时必须贯彻“有保有压”的原则,坚守银行业风险“底线”,防止不审慎的经营行为所造成的系统性风险。
对于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的关系,他说,虽然金融危机起因于创新产品的滥用,但金融创新是银行持续发展的动力,既不能失去创新动力,畏惧创新产品,也不能放松对市场的审慎监管。要牢记创新是一把“双刃剑”,警惕高杠杆、短期化的逐利行为,确保任何金融创新都围绕服务于实体经济,服务于银行长期发展战略,与银行专业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相适应。
另悉,中国银行业协会与普华永道在京联合发布的《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09》显示:74%的中国银行业高管指出宏观经济进入下行周期给银行业造成很大的经营压力。另一方面,高管们又指出这次危机为中国银行业赢得了一个新的市场机会和时间窗口,同时也获得了难得的学习机会。中国银行家们认为,由于支持中国银行业长期发展的社会变革因素并没因危机改变,特别是居民理财意识的提高和财富收入结构的变化等,将给银行经营带来新的机遇。多数银行家对未来3年内的业务增长充满信心,并认为中间业务将成为收入增长的有力推动因素,多数银行高管表示不良资产率将控制在5%以下。(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