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随笔

Chairman's Essay

捐 书

发布时间:2023-04-28 点击数:1569
 


  那天,天津工业职业学院的丁锋老师告诉我:您捐赠的图书,我们学院全部留下了,学院图书馆馆长还想去拜访您呢,当面表示感谢。另外,学院还想请您给学生做一次演讲。我听后十分激动。所谓捐书,不过是我家存的一些闲书,承蒙学院不弃,竟然还得到赞许,不免心生感慨。

  我有不少藏书,号称近万册,但并不是为凑数特意攒的,书籍的来源共有三部分:

  一是我父亲留下来的。我父亲十几岁时由老家河北饶阳来津,先是在西南角附近由亲戚开的轮胎厂做工,后到了裕大纱厂,即后来的棉纺三厂做党的地下工作,一直到他离休,干了一辈子纺织工业。他出身农民,自幼就爱看书。我爷爷、奶奶供他读完了高中。新中国成立后评级时定的工资不低,除了够全家六口人吃喝外,还有些许富余,他除去自己买烟,其他的便用来购买喜欢的书籍,同时也存了很多专门发给领导干部的书。比如,他存下来不少设计大气、规整的马恩列斯毛和一些哲学著作,以及大量苏联文学和中国古典文学书籍,一本本都是精装的。这其中就有我从小看过,而且至今依然喜欢的《日日夜夜》《普希金文集》等。国内当代书籍父亲买得少,但他比较喜欢闻一多和郭沫若的文字,他有两套不同时期的郭沫若著作,一是《沫若文集》,二是《郭沫若全集》。我父亲到了晚年,仍旧爱看书和写毛笔字,当他84岁时去世后,我就把他的书和抄在宣纸上的诗文取回了自己家。

  第二部分藏书,是我自己购买的书。我大概承袭了父亲的基因,买书多而且杂乱无序,因为念过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所以就以文学类书籍为主,除了古典文学外,我读书历来不求甚解,但看过之后总觉得开卷有益,该记得的还是能记住。我总觉得每本书中,哪怕只有一行字、一篇文章,为自己点燃了心中的“火花”,那就算没白读,即便仅是书名、标题好也一样值了。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自己拯救自己》《权力的转移》等,我一见书名,顿时产生思考和振作的反应,更别提那些设计精美、印刷漂亮的书籍了,美的印象会帮助自己更好地阅读和理解。

  藏书的第三部分,来自朋友们的赠书。这些书,有业务、工作用书,有朋友自己写的书,也有朋友把存的书转送给了我。这些书的绝大多数我都看过,而且十分珍惜。书柜里也有我编辑的一本被业内人士和几所大学当过参考书的《业务学习手册》,包括我儿子所撰写的《府际关系视角下中国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一书,是很专业的论著,虽然不怎么读得明白,但珍惜有加。此外,还有我主编的内部刊物《友好》和《时代高尔夫》,因为数量少,很难算作单独一部分了。


  这几年,因工作和生活节奏舒缓了,我专门对藏书做了两件事:一是把书集中做了归拢,将大部分藏书搬到了我原先的一处办公室,我把那里重新进行了装修,将以前摆放工艺品样品的柜子改成了书柜;二是把书房名“知好斋”移了过去,其实这斋名已用在家里的一间小书房,现在终归“正式”了,尽管并没有牌匾,也没有请书法家题字,但还是请朋友刻了一枚新章,与家里那间小书房的“知好斋”章同时启用。我的书房为什么叫“知好斋”?因为我一直以为,一个人生命中所有的幸运,都是在自己的努力之时得到的,幸遇过真心爱护你、珍惜你的亲朋好友,和那些心存善念并能顺势而为的陌生人。所以,人理应明白和感念别人对你的好,要内存感恩之心,并能有机会传播出去,使自己拥有更积极、更健康、更阳光的工作和生活。

   

(老印章)                                                    (新印章)

  时间长了,在不断地购买新书的同时,又多了些或重购或因有新版而“富余”出来的老版书,与其让它们继续占用书房有限的空间,倒不如将它们“变废为宝”,转送给需要的人,继续发挥书籍的作用、体现书籍的价值。于是,我就想为这些书找到一个好的去处。在网上,我知道了一个自称是小山村图书馆的馆长,他曾呼吁人们多赠书籍,以丰富山村人们的业余生活。我联系后得到的答复是:因为地方狭小,如方便可转钱来改善阅读条件。我既没给钱,也没赠书,我不愿做任何猜想。我曾跟一位当校长的朋友讲过:我捐给学校一些书籍吧。如果你们愿意的话,我还可以为学生们设一个阅读奖。不想,竟被那位朋友婉言谢绝了,我很无奈。还是在疫情防控期间,我试探性地询问丁老师他们的学院,是否接受捐书,丁老师马上回复我说:这是好事啊,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他们今后走向社会绝对有好处,您就准备好图书吧。想不到学院那边这样欢迎,欣然接受了我的捐赠,并且郑重其事地向我颁发了捐献证书,以示感谢。

  过后不久,我又跟丁老师说,打算再捐献一些书给学院。丁老师依然高兴而爽快地答应道:好事啊,我要替学院谢谢您!我立刻让同事们帮忙,列出了图书的目录、出版社、是否精装、套装及开本等,然后装箱送到了学院。我从内心里感谢校方对我捐献书籍的理解与支持,让这些图书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我想,只有真心实意地为学生着想的学校和老师,才能培育出合格的人才。这先后两次的捐献书籍,对我自己的人生之路,也是一次鼓励和鞭策,而学院授予我的那份鲜红荣誉证书,无疑给我上了一堂珍惜自己、“知好”他人的励志课。


(本文刊发于《天津日报》2023年4月27日第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