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事长随笔
Chairman's Essay
2014年的球缘——《时代高尔夫》2014年第6期卷首语
至12月16日,我在2014年内整打了200场球。
对我的高尔夫运动来说,2014年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年:全年打球200场,完成了既定目标;曾在107天中连续打球108场(除一场在华纳高尔夫俱乐部外,其余均在松江高尔夫俱乐部);在换用了好朋友耿先生送我的泰勒梅牌一号木后,我听从京基一位实习大学生球童的建议把杆头调到了9.5度,于是在球道上打出了最远距离260码(打到冰上又弹到球道上打过310码);12月8日,在国际温泉高尔夫俱乐部创造了自己打球以来的最好记录——80杆。
一下场,就有瘾了。
我觉得打球和你在进行的任何一个喜好或对故事中任何一件风流韵事的追迷都差不多——你一旦沾上,就不会无疾而终。
如果再进一步,较一点真儿,要给自己找一些为什么就喜欢上高尔夫的理由的话,我跟别人还真有些不一样,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我出过车祸,右腿关节囊缺损,医生建议走路是最适合我的运动;二是这种运动有挑战性和娱乐性。
天津高尔夫球协会主席王述祖先生对我厚爱有加,在2012年6月,将天津高协内刊《天津高尔夫》,交给了由我任会长的天津市友好合作城市企业促进会。于是在我会德高望重的胡洽经先生和胡孝骈先生,以及顾问赵毓珉先生、李庆生先生的鼎力支持下,我勇敢地接下了这本杂志。为表郑重和负责任,我们在征得天津高协同意后,将此刊更名为《时代高尔夫》,我做总编,开始了双月刊的编辑和出版。
《时代高尔夫》至这期已出版了14期,反应还算可以,听到的赞扬声不少,不少媒体还多次转载了我们的信息和文章,算是没给天津高协丢脸。
爱好常给人带来无以言述的乐趣。很多年前,我一个省吃俭用的朋友,刚从美国回来就后悔因一时财迷,没舍得在纽约第五大道上买下看上的一双香奈儿鞋子,于是立马又花了远远超过鞋钱的机票飞去将其收入囊中,方才安足下来。我说这不是在买鞋,是在做行为艺术。朋友节约惯了,但对买鞋存鞋这一爱好却着实大方。这朋友把鞋子所包含的从外貌到设计到做工的各种形式或精神上得到的美感当做了一种艺术,这朋友甚至能在鞋子的针脚中抓获愉悦的美妙。
我的另一个朋友则是把去英国看场电影视为绅士的符号,他把这算作真正“像”文化人和“会”享受生活的范儿。这两位朋友都是有点闲钱、有点闲工夫、有点闲想法的三闲人员,都是把爱好看成了很重要的事。我没到此境界,没有说走就走的勇气,在打球中定一点小目标追求一下就算奖赏自己了,小玩儿小闹的,乐呵乐呵得了。
锻炼的乐趣常在于轻松愉快之中。你整天想着要打7字头8字头,多一半会实现不了目标,因为你还是新手,不要把某一天偶然的胜利看做是自己的实力。你要是退一步,以打9字头为目标的话,那基本上天天都是高兴而来,高兴而回的。这多好!
锻炼身体和身心快乐是同样重要的,玩儿呗,省的自己给自己的唾沫淹死了。
通过打球我认识了好多球童,在和他(她)们的交流中,我学到了不少打球要领。可以说,在场内是球童教会我打球的,他们中的很多人也成了我的良师益友。他们中有能人,有神人,还有哲人,有叫你讨厌的喋喋不休的碎嘴子、不守规矩的抽烟的、没完没了打电话的和见到另一组打球的瞎搭个的,也有讲出话来令你肃然起敬恨不得放下球杆掏出小本马上请教的神人、哲人。比如,有球童讲,看你打两个小时球就能看出你的过去;还有人讲,人生就像打球,你要么主动打球,要么就是被打的球;还有更玄的,你想来打球的本身,就决定了你一生的成败。
我都是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球童们的话语,因为这样才快乐,因为这样才是相互尊重。但是也有一见球童就仇深似海的,只要打不出好球,就全是球童的事,扔杆、骂街、少给钱,别说绅士了,连流氓都算不上够“杠儿”。球童是球场上的大夫,所以球童们也有心中对球手的“评比”。我就听说有球场的老球童们就曾经“评”过几届球场十大坏,而且居然有人连年上榜。
这只是听来一乐。高尔夫球场和其他运动的场所是一样的,没法分出好坏人,运动场所也不是分出好人坏人的地方,也没这个功能。看在都是锻炼身体,提高技艺的份上,我还是提倡最起码做到力行规矩,尊重他人的程度。大家相互尊重,和乐融融,球场锻炼身体、愉悦身心的功能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我参加过一次邀请赛,规则是开球后选本组的最佳球位打球记成绩。我特别喜欢这种计杆法,因为这要求本组球手必须要团结,要有责任感,要有为本组做贡献的牺牲精神,同时还要有一些智慧和勇气。其实运动本身的意义也在于此:要行动,要和谐,要智慧,要勇气,要快乐,要健康。
预报今年冬季气温偏暖,各位球友们多下场打球吧,体会一下冬天甚或雪天打球的美妙情景也是一种天大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