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事长随笔
Chairman's Essay
对《关于完善社会捐助机制,引入社会力量发展慈善事业的建议》提案的答复
(编者按:作为天津市政协第十三届政协委员,在今年召开的二次会议上做了关于“完善社会捐助机制,引入社会力量发展慈善事业的建议”的提案。以下是相关部门给予的答复。)
王育英委员:
感谢您在今年“两会”期间提交的《关于完善社会捐助机制,引入社会力量发展慈善事业的建议》,对此提案,我们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慈善事业是政府主导下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补充,是社会财富第三次分配形式,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对应组织调动资源,调节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慈善事业指导发展纲要》(2011——2015年)明确提出,到2015年,我国将基本形成制度完善、作用显著、管理规范、健康有序的慈善事业发展格局。
近几年,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下,我市慈善事业不断发展,天津人民扶危济困、乐善好施,涌现出一批热心慈善事业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引起社会各方关注。目前,我市已设有助学、助医、助残、助孤等多种形式的慈善公益项目,创建了形式多样的慈善日、慈善活动周等平台,定期举办慈善活动,扩大慈善的社会影响与人们的参与度。2012年全市慈善捐助总额4.53亿元,公益性支持总额2.96亿元。在民政部组织的“第二界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发布活动中,天津被授予全国“六星级慈善城市”荣誉称号。
如代表委员提案所述,尽管我们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慈善资源缺乏整合。力量分散,各行其善,尚未形成大气候、大氛围。二是慈善信息不充分。受助无门、重复捐助、捐助去向不透明等问题同时存在,缺乏全民参与慈善的信息平台。三是慈善法规待完善。发展慈善事业应当支持,爱心善举应当鼓励,志愿精神应当发扬。这些都应当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根据代表委员提案内容,结合工作实际,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建设慈善事业信息平台,把推动慈善行业信息化,作为发展慈善事业的重要抓手,推进慈善事业透明化、专业化进程。下一步将与民政部所属“中华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合作,按照市和区(县)两级管理、各类慈善组织积极加入的思路,建设全市统一规范的慈善信息网,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对接。利用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提高慈善信息交流工作的参与性、互动性、实用性,将信息化件黑色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支持和鼓励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实现天津慈善事业信息化。
二是申请加大福彩资金对慈善事业的支持。慈善事业是政府主导下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补充,是社会财富第三次分配形式。应加大福利彩票公益金对慈善事业的支持,形成制度性投入,从而引导和推动社会各方更广泛的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实现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体系的改革创新。
三是研究出台慈善事业政策规范,起草《天津市慈善事业促进条例》。鼓励慈善行为,发展慈善事业,制定支持政策,规范慈善行为,实现慈善组织规范运营,统筹管理,充分发挥慈善组织社会作用,促进我市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慈善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014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