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贷款自然回落 流动性依然充裕

发布时间:2009-08-13 点击数:1087
    央行8月11日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7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28.42%,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长26.37%。当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3559亿元。虽然货币供应量继续维持高企,但信贷方面出现今年月度人民币信贷增量最低纪录,由此引致议论纷纷。对此,多位业内专家对本报记者表示,尽管7月份3559亿元的新增信贷,与上半年多个月份超万亿元的信贷投放特别是6月份新增信贷1.53万亿元相比,反差较大,但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基本符合此前的市场预期。
    当天央行有关方面负责人也表示,我国银行贷款投放通常呈现季节性波动特点,贷款往往是上半年多、下半年少;季末月份新增贷款多,季初月份新增贷款少。并且从规模上看,今年7月新增贷款虽不如今年前几个月,但仍大大超出前几年该月份的平均水平。
    货币供应依然充裕  信贷仍将保持适度增长
    对于如此快速的信贷回落,是否意味着政策工具微调产生的效果,受访的业内专家几乎一致认为,6月份信贷猛增主要是季节性因素,7月份信贷回落并不意味着政策出现实质性变化。农业银行金融市场部李刚博士认为,由于物价仍然处于底部运行区间,流动性导致投资过旺和通胀的担忧近期都不会成为现实,考虑到外部实体经济复苏尚不稳定,国内民间投资回暖尚需时日,新增信贷仍将保持适当规模,政策的主要方向仍然是全力保证当前经济良好发展势头。“信贷的大幅回落并不是表示政策收紧,仅仅意味着我国的信贷正在逐步回归常态,如果继续维持上半年超常信贷增速,将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平稳健康增长。今年下半年经济强劲回升将继续刺激投资与贷款需求,加上上半年投资项目的后续贷款需求,贷款增速仍将超过往年平均水平。如果按照7月份增速推断,下半年每个月信贷增量平均在4000亿元,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仍然会接近10万亿元。”李刚说。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分析表示,M1与贷款增速“一增一减”的变化,显示流动性源头已从外生(贷款)转向内生(活期化),未来流动性无忧。
    事实上,本周公开市场到期释放资金量达2200亿元,但是央行周二只发行了200亿元的1年期央票。对此,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在无大盘新股发行的背景下,央行减少长期资金锁定量,说明其并不急于回收市场的流动性,仍倾向于沿用平滑移动资金的策略,保证资金在各月的平均分布。另外,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自然回落也说明没有必要对信贷进行规模控制。“总体来说,信贷增长保持了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力地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上述央行人士说。
    资本充足率与结构调整是信贷减速主因
    据了解,5家大银行依然是7月份信贷主力,估计新增人民币贷款大约1500亿元,而一些中小股份制银行则出现了环比负增长。有银行人士解释说,资本充足率、存贷比等指标接近“监管红线”,是迫使中小银行收缩信贷扩张战线的主因之一。从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公布的6月末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为1.15%,股份制商业银行仅为0.95%也可看出,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处于低位,将限制商业银行的进一步信贷扩张。
    确实,除了信贷“早投放、早收益”以及各家银行季末业绩考核压力的消失等因素外,像资本充足率等一些限制信贷扩张的压力已开始显现。民生银行、浦发银行、深发展三家银行一季报就显示,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22%、8.72%、8.53%,尚未满足监管层对中小银行10%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因此,今年多家银行利用发行次级债、定向增发等方式补充资本金。华夏银行近期中期业绩发布会透露的消息,去年下半年该行定向增发后,资本充足率提高至11%以上,但随着监管机构逐步提升监管比例,使得上半年公司的贷款投放受到一定的限制,贷款增长低于同业,截至6月末,该行资本充足率已降至10.36%。盲目追求规模扩张显然不现实。
    另外,李刚表示,由于上半年信贷高增,以至于银行贷款合理性和资产安全性已开始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上半年票据融资增长一度超过中长期贷款,占新增贷款比例最高达约40%,随着二季度以来各地投资项目落实,7月份票据的大量到期,银行在注重信贷质量的前提下,大量票据融资被置换成中长期贷款,这也是信贷自然回落和结构优化的原因之一。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认为,上半年利差收窄对银行的收益水平产生很大压力,各银行都进行了大量的收益率较低的票据融资,而随着经济回升态势的进一步加强,这种低收益的票据融资会在下半年进一步减少。银行倾向于在不扩大甚至减小总体规模的情况下,将到期票据置换成中长期贷款。连平指出:“扣除票据融资和短期贷款减少等因素,7月实际放贷规模超过5000亿元,而且都是投放到实体经济,这是信贷结构趋于优化的表现”。
    “经过多年的商业化改革,中国银行业的风险控制能力远远超过以前。迄今为止,国内商业银行不仅在风险管理的技术层面已经接近国际水平,而且在风险管理的制度层面初步实现了科学与合理,既健全了风险控制的组织体制,也确立了现代商业银行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理念。”招商银行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葛兆强博士的这段表述,或许更能说明7月份信贷骤降背后的原因。
    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王庆认为,上半年信贷快速扩张的情况是不可持续的,下半年有可能会恢复到正常情况。但是信贷回落的情况不应视做政策收紧的信号,在票据融资占比下降的同时,中长期贷款占比上升,说明保增长的刺激政策仍将持续。投资数据说明,经济增长的接力棒已由政策驱动的投资传给了私人部门和内部需求,这是非常积极的变化,可以平息关于过度投资、信贷过度投放和经济失衡继续恶化的担心。
    信贷结构可喜变化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
    除了随着大量票据到期,银行开始主动结构性调整外,7月份信贷结构还呈现出另一个重要特征,即居民户贷款持续上升,当月增长2365亿元。央行的数据也显示,7月份票据融资减少1982亿元,对公短期贷款减少581亿元,而对公中长期贷款增加3509亿元,占新增贷款的比重达到98.6%,成为7月份金融数据的一大亮点。分析人士认为,在贷款增长总量回落的情况下,中长期贷款仍保持较高增长,显示了经济强劲回升对资金的需求。
    “从贷款投向来看,今年7月居民户贷款同比多增1887亿元,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3404亿元,而票据融资同比多减2749亿元,贷款结构明显改善。短期贷款向中长期贷款转化趋势非常明显,并且居民消费信贷保持了较大规模的增长,这一新增贷款结构表明,信贷投放大力支持了实体经济、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了经济稳定回升。”李刚肯定地说。
    在央行公布7月份金融数据的同时,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经济数据也印证了我国的全面经济复苏。中金公司报告认为,经济回升势头不减,但强度不如预期,显示基础尚不是非常稳固,所以政府并不会急于改变政策方向。三季度宽松政策不变,实质性的调整可能要到四季度。王庆预计,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可能会继续恢复正常,而投资会走向更加可持续的水平,所以信贷回落不会对实体经济增长构成束缚,更不应被视为政策紧缩的信号。
    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要“引导金融机构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在信贷结构方面的微调,旨在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会影响有活力的企业部门对资金的需求。李刚表示,由于下半年新开工项目减少,客观上对信贷的需求将减少,下半年信贷投放量增长放缓是必然的。如果经济快速回升的势头得到进一步确认、推动物价上升的因素明显增多、资产价格上升过快,不排除今年底或明年初货币政策有调整的可能性。因此,三季度的数据非常关键。(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