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积极财政政策保守预期实施三年-专家

发布时间:2009-08-05 点击数:1862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高培勇称,保守地预期这一次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区间将跨越三年。应把当前减税的重点锁定在增值税上,并把扩大政府支出的主要着眼点放在刺激最终消费需求上。
    高培勇周三在人民日报撰文称,考虑到当前财政收入持续下滑和财政支出逆势上扬的势头,预计在今後一个可能不算短的时期内,中国财政收支出现困难局面在所难免。
    他分析称,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国尚有闲置的生产要素和生产能力,劳动力及其他生产要素供给充足,具备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现实基础;从赤字率和债务负担率这两个指标来判断,中国财政尚有承受能力,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仍有较大的政策空间。
    中国中共中央政治局此前召开会议,重申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稳固,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根据财政部年初的预算安排,今年全国财政收入6.6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全国财政支出7.62万亿元,增长22.1%;财政赤字安排9,500亿元,以刺激经济增长。
    **减税重点应在增值税**
    为了进一步完善积极财政政策,高培勇建议,要使结构性减税真正起到拉动内需的作用,应把当前减税的重点锁定在增值税上。必须加快落实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和扩大设备投资的配套政策;抓紧出台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配套实施细则等。
    个人所得税方面,高培勇称,必须在减轻个人所得税税负方面动“大手术”,采取实质性举措,尽快增大综合计征的分量,加速奠定实行综合计征的基础。
    同时,要把扩大政府支出的主要着眼点放在刺激最终消费需求上。应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如增加财政补贴规模等,直接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全力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等,减轻或解除人们生活的後顾之忧。
    此外,当前尤其要强调增收节支的重要性,增收要建立在加强税收征管的基础上,节支要将压缩的重点盯在不必要的支出项目上,进一步压缩出国考察、接待、更新公务用车等不必要的开支,以缓解财政收支的矛盾。
    中国国家税务总局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加强股权交易、反避税、房地产业等领域的税收征管,进一步作好堵漏增收工作,确保完成今年税收收入增长预期目标。(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