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房地产业持续稳定才能推动经济增长
发布时间:2009-07-27
点击数:1594
2009年上半年,楼市升温速度之快,可能超出许多人的预想。政策利好、经济环境改变、刚性需求爆发以及投资性需求重回楼市、房屋量价齐升,这是2009年上半年楼市的运动轨迹。近日,记者就房地产问题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本报专家组成员易宪容。
主持人:上半年国内楼市交易异常活跃,土地交易市场也是“地王”频出,而深圳、北京等一线城市楼市地价更是屡屡攀升,由此您会怎么看待上半年的房地产市场?
易宪容:目前我国经济企稳回升,其中房地产市场的回暖是一大亮点。然而,在看到房地产市场活跃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房地产市场中存在一些隐忧。若房地产价格呈现并保持快速上涨的趋势,则会面临一定的风险,其中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从目前来看,房地产市场有几个现象值得关注。第一,房市价格的上涨。因为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无论是价格上升或是下跌,都需要时间,而最近的情况是以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这些一线城市为首,价格上升30%-40%,如果房价的这种上涨势头持续下去,很有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第二,今年3月份以来房屋成交量和成交价都在以较快速度上涨,其中不乏大量的投资者利用各类资金在炒作。当然,也包括一些自住性需求在经历了去年一年的观望后今年得到释放,进入了房地产市场。
主持人:上半年的经济数据中,投资增长对GDP的贡献度最高,其中房地产投资又占到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20%左右,您认为房地产投资对拉动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以及GDP有什么意义?
易宪容: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经济正步入上行轨道,而在此时房地产价格上涨,这样看上去是通过房地产来带动整个经济的复苏,但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如果房地产价格长期持续快速上涨,则很可能会给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产业的发展不应只是为了拉动GDP,还要考虑其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我们要避免靠泡沫的吹大来使经济走出低谷,因为一旦措施失当,后面就有可能出现更大的泡沫、更大的危机。国内房地产业只有持续稳定的发展,才能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
主持人:央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7.37万亿元,远远超出年初设定的全年新增贷款5万亿元的目标。信贷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将促进这一行业的快速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风险的聚集。您认为在房地产市场这类风险是否存在?
易宪容:目前房地产市场潜在问题还是有的,我们特别是要警惕银行信贷过量进入房地产市场,过量必然产生泡沫。进入楼市的银行信贷资金主要通过两个渠道:一个是企业渠道,一个是其他渠道。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房地产企业获得国内贷款3962亿元,同比增长15.8%。房地产开发商获得的贷款数量增加,由此进入房地产的信贷资金也相应增加。其他资金包括定金、预售金和个人按揭贷款,这其中也有很大部分是银行资金。一方面房地产贷款潜在风险会随行业系统性风险而增加。同时,信贷投放一旦过度,将会推高各类资产价格,房价炒高成为必然,而资产价格泡沫一旦破裂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这样的市场是不可持续的。
今年3月份以前房价还比较正常,3月份以后房价开始上涨,这主要是因为自今年3、4月份开始,国内房地产需求已由消费主导向投资主导转移。有人说是因为有钱人多了,购房热情高涨而推高了房价。而我认为当前的实际情况是,绝大多数民众从根本上讲是没有能力来承担高房价的。如果民众真的很有钱,何必再申请商业贷款?即便是购买第一套住房,他们也要通过银行的住房按揭贷款来完成。
主持人:上半年房地产市场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频频出现天价“地王”,您怎么看这种“地王”频出的现象?
易宪容:上半年“地王”频出,跟房地产泡沫没多大关系。所谓的“地王”无非是房地产开发商的炒作。而且今年上半年全国平均地价同比下跌了28.4%,所以“地王”不重要,重要的是开发商用什么钱交土地出让金,土地出让金到底交了没有,如果不交,就是制造舆论欺骗老百姓,地价高,房价当然也就高了。
主持人:2009年已经过半,开发商、购房者、金融机构等对下半年的房地产市场有着不同的期许,您对下半年房地产的走势怎么看?
易宪容:下半年房地产业的发展好坏关键是看政策取向,如果政策适当、调控合理,则可以把风险降低到可控程度。比如,严格执行第二套住房的信贷政策。
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已经引起了政府的重视,近日银监会下发的通知有详细规定。表现为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国家银行要严格遵守第二套房政策规定,不能突破。第二,对个人按揭贷款要进行严格的审查。第三,对违规的个贷银行要进行全面检查。第四,对多数违规的机构领导人要严格处罚。为此,我认为如果银监会的通知真正得以落实,下半年房市的过热趋势就会得到遏制,房价会出现调整,泡沫也会被挤出来。 (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