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世界经济曙光初现 持续发展仍存挑战
发布时间:2009-10-29
点击数:1639
与一年前金融危机爆发时相比,目前全球经济复苏已曙光初现;在投资者信心恢复的刺激下,金融市场更是领先于实体经济“一路高歌”。不过,由于经济复苏主要受到政府刺激经济计划、企业恐慌后回补库存以及消费刺激措施等短期因素的推动,造成本轮危机的根本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很多经济学家和市场人士担心复苏势头难以持续。10月28日出席“2009清华管理全球论坛”的多数中外专家也有类似担忧。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楼继伟建议,各国在短期的应对措施奏效之后要继续着眼于彻底的金融体系改革,建立功能健全、运作良好的信贷市场,实现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之间的良性循环,只有这样经济才可能走上可持续增长的道路。
记者注意到,资产价格泡沫首当其冲地成为与会专家们关注最多的问题,其次是失业率居高难下抑制消费、全球刺激政策何时退出时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
数据显示,在超宽松货币政策的支持下,今年以来全球资产价格和大宗商品价格快速反弹:全球股市价值已从今年3月9日的低点上扬76%;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等国的房地产市场也连续数月走高;国际油价上周创下每桶82美元的一年来新高,国际金价本月更创下每盎司1072美元的历史新高。
对于新一轮资产价格上升,楼继伟认为这种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脱离了实体经济的实际情况,似乎出现了小的泡沫。他说,资本市场的回暖使得金融机构收入增加、资本减值的压力剧减,处理问题资产这类问题的动力不足。当前华尔街丰厚的利润大部分都来自于交易收入,与借贷无关,信贷市场依然低迷,资产证券化和杠杆融资市场仍然陷入停顿,金融体系的造血功能仍旧没有恢复。
“我们现在看到,目前的复苏只不过是通过大幅度增加政府支出来代替私人投资、私人消费的下滑,但是造成危机的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美国只有妥善处理金融机构的问题资产才能够从根本上恢复金融体系的健康。”他如是说。
楼继伟表示,经济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仍然面临着结构调整、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资源和环境约束等挑战。同时,各国的刺激经济政策难以长期持续,而且效应递减。就财政政策来说,赤字不能无限增加;就货币政策来说,利率已经趋于零,货币乘数迅速缩小,再继续扩张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也推动不了多少货币供应量。另外,资产泡沫膨胀到一定程度还会再破裂,光靠政策刺激换来的经济增长只能是临时的。一旦刺激政策退出,经济可能再次面临下滑的危险。他建议政策制订者把眼光放长远,在短期的应对措施发挥作用之后要继续着眼于彻底的金融体系改革。
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首席执行官金世禄则认为目前正处于经济衰退的中间阶段,人们不应该过于乐观。尽管股市和商品市场出现了大幅反弹,但他持有与楼继伟类似的看法,认为应防止“二次探底”,不应突然退出刺激经济政策。他特别强调了消费对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性,称现在的需求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经济刺激计划推动的,各国必须采取措施确保消费增长可以持续。
金世禄对消费的关注主要源于他对失业率持续攀升的担忧,尤其是在北美地区,目前失业率差不多已接近两位数。他认为在判断经济复苏的前景时,北美、欧洲失业率的变动情况应作为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他说,目前政府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帮助个人就业、拉动消费方面。
谈到金融危机对各国经济的影响和未来的增长前景时,沃达丰公司董事长、汇丰控股有限公司前董事长庞约翰认为,各国在危机中遭受打击的程度各不相同,中国受到的影响很小。尽管仍面临危机带来的一些挑战,金世禄认为中国政府在危机后采取的经济刺激计划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中国经济正在进一步向前发展。
根据野村证券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未来两年全球经济将呈现“一分为二”的分化格局:发达经济体的增长将长时间陷入疲软,而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则将加速增长,成为全球经济较快复苏的驱动因素。在解释世界经济分化的原因时,除了新兴市场的潜在增长水平远高于发达经济体、多数新兴经济体没有直接参与导致了本轮金融危机的资产和信贷泡沫以外,野村证券还将中国因素列入在内,称中国在本轮危机中表现出色,决策者对危机作出了积极的政策回应并发起了以基建为主的投资热潮。野村证券预期中国对2010年、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约三分之一。(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