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钱再度来袭 促升中国资产飞涨或为逐利模式

发布时间:2009-07-22 点击数:1685

*今年以来国内资产价格上涨与热钱流入时间基本吻合
*人民币升值预期未增,但热钱或在加快流入
*应加强对热钱流入监测,合理引导资本流出 

    在全球经济仍未走出危机阴影之时,经济率先复苏的中国正吸引大量国际游资再度流入。而通过人民币升值或不再是热钱此次前来逐利的主要方式,因国内资产价格的飞涨足以令其赚得钵满盆满。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已跃升为世界第一,仅今年二季度外储就大幅增加1,779亿美元,与同期贸易顺差与FDI明显萎缩呈明显反差。分析人士相信,剔除投资收益和汇兑损益,二季度外汇储备增量中或有大量来源不可被解释的短期资本流入。
    而与此同时,年初以来中国投放的天量信贷亦不断营造着极为宽松的流动性,推动国内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出现大幅上扬.沪综指最大涨幅逾70%,二季度以来房地产价格更是快速上涨,部分大中城市房价已经逼近甚至超越2007年高点。
    “中国今年以来楼市股市的上涨和资本流动的变化在时间上是吻合的,两者之间应该有一定的联系。”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丁志杰说。
    美银-美林经济学家陆挺指出,二季度外汇储备增幅与贸易顺差/外国直接投资额之间有较大缺口,保守估计其规模达200亿美元。若该趋势得以延续,可能会为国内已升温的房市火上浇油,其影响或较为深远。
    该投行在给客户的报告并重申在中国“买入资产”的投资策略,在投资组合方面建议以房地产、资源、银行及非必需消费品类股为主。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当前国际资本流入发生在中国自身的货币政策十分宽松之时,因此助燃了资产价格膨胀预期。
    “这意味着(目前中国经济存在)更大的脱离经济基本面的资产价格膨胀风险。”他称。
    显然,海外热钱的流入已成为促使国内资产价格上涨的另外一只重要推手.同时,通过资产价格的飞涨牟利远胜于坐等人民币的新一轮升值。
    **人民币升值预期未增,但热钱或在加快流入**
    今年以来,作为评判人民币升值预期重要指标的海外无本金交割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一直波澜不惊,并没有明显升值的迹象。
    而在中国外汇储备再次快速增长,以及第二季经济增长超预期的消息公布後,人民币升值预期仍极为平稳。今日北京时间3:40,一年期NDF报价为6.7695元,较即期报价6.8312元的升值幅度不足1%。
    但短期国际资本的流入却在加快.据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张明博士研究统计,今年4月,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方向出现逆转,第二季度每个月均有显着短期国际资本流入,三个月合计为908亿美元。料下半年,中国将会面临更加汹涌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入。
    摩根士丹利中国策略师娄刚表示,上半年市场曾短暂的赌人民币升值,但因为中国贸易状况未能有效改善而落空。不过,海外资本寻求增值可以通过很多方法,利用汇率变动不成,还可以利用利差以及资产价格的波动等。
    “在中美经济增速强大落差、利息强大落差和弱势美元趋势基本确立的框架体系下,下半年热钱流入中国速度或将提升。”他称。
    丁志杰亦认为,未来中国经济保持基本稳定是不变的,对资本的吸引力也会进一步增强。目前,各国采取宽松货币政策而释放出大量的流动性,这种资金和正常时期相比,短期性特征更明显,投机性更强,并更多的表现在对资产价格的逐利上。
    **应对措施**
    分析人士指出,热钱大量流入给国内货币供应及通胀带来了压力,资产价格的异常变化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冲击和影响值得关注。不过目前热钱流入规模仍可控,因此短期内应加强监测,并可考虑开闸泄洪,合理引导资本流出。
    丁志杰认为,由于热钱规模较难测算,只能通过一些指标反映其变化和趋势。现在更多的应该是关注,还没有到非到要采取措施进行调控的地步。料最近两个月内,中国货币政策的方向不会改变。
    哈继铭则称,中国应加快鼓励资本流出的改革,以减少国内资产价格泡沫风险,包括允许外资企业的首次公开发行(IPO),及鼓励国内投资者以直接和证券投资方式进行投资。
    娄刚建议,可加大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产品的扩容,如推出多空平衡型产品和?生ETF指数型基金,并对个人外汇对外投资放松管制。
    而面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入与国内宽松信贷双重夹击可能导致的新一轮资产价格泡沫,张明认为,要迅速转变当前过分宽松的信贷政策,重启商业银行信贷额度管理,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等;同时,严查银行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与房市的现象,加强对资本流入的管理。(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