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典当行 不能只是增加数量

发布时间:2009-04-02 点击数:1604
    作为特殊的融资渠道,典当行以其方便、快捷,能解决短期应急资金周转问题的优势深受中小型企业的欢迎。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为典当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中国商报记者注意到,在近期不少地方政府出台的当地经济规划里,2009年将要大力扶持、发展的行业中出现了“典当”的身影。这其中透露着怎样的信息?对于典当行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呢?
    扶持政策纷纷出台
  从所掌握的资料中记者发现,今年不少地方政府在当地经济发展规划中都提到了典当。例如,“为解决融资问题,繁荣市场经济,2009年,宁夏商务厅将鼓励发展典当、拍卖、直销、报废汽车等行业,进一步规范企业经营行为。”
  无独有偶,内蒙古自治区的乌海市也将在今年加快其现代金融业的发展步伐,积极支持乌海商业银行尽快发展壮大,鼓励发展保险、证券、典当、信托等金融服务。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记者通过网络搜索发现,河南、云南、安徽等地都出台了类似的经济规划,其中有很多是典当行业发展相对滞后的中西部地区。
  对于加强典当行业的发展不光是宏观上的完善机制,其具体措施还表现在提高审批速度。如今年天津就将实现审批大提速,如典当的审批时限由原来的10个工作日压缩到3个工作日,审批效率提高了70%。
  不少典当行的经营者认为,这是金融危机下政府所采取的刺激经济的措施之一。典当行业基本是利用民间资金,它的出现使银行融资一统天下的市场格局被打破。大力发展典当行旨在充分利用民间资金来发展中小企业,使民间资金也能合法参与、投身到融资市场。这一现象说明政府充分认识到典当行对商业银行来说能够起到拾遗补缺效果,对小型、微型企业、个体户、个人的作用不可取代。
    典当并非暴利行业
  关注典当行业的人可能产生这样的疑惑,国家对于典当行业的准入门槛向来是比较高的,因此对于新增典当行的审批也很严格。为何现在地方政府又开始倡导要大力发展典当行业?这是不是意味着将来新增典当行的审批制度会变得宽松?
  对此,业内人士解释道,这两者之间并不相抵触。地方政府重视典当行业的发展,说明了国家意在通过宏观调控,利用典当渠道来发展当地经济建设,但这并不表示要无限制地扩张这一行业。因为典当行业一旦出现地方管理不当,就会带来很多隐患,所以国家每年都会通过限制牌照发放的方式对数量进行控制,一般是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总量来确定每年新增的典当公司名额,然后由商务部下发给各省名额,采取层层审批上报的形式。所以,要想迈进这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另一方面,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通过典当行进行融资的客户也比以往有所增多,这也给不少人留下了典当行业赢利大、开典当行能赚钱的印象。
  据北京典当行业协会会长郭金山介绍,从总体上说,典当行业的回报率要高于社会平均回报率,但它并不是一个暴利行业。很多人喜欢拿典当行跟银行比,但殊不知从规模上说两者根本没有可比性。全国典当行业的注册资金只有400多亿,而且它的成本高,风险大,也不像银行那样能够吸收存款,如果回报率太低根本无法生存。一般而言,典当行的纯利润是在其注册资金的13%至15%左右。而据记者了解,尽管金融危机让典当行“火”了一把,但由于风险控制不力、经营管理不善而退出市场的典当行也不在少数。
    不能只是光增加数量
  “站在典当行业的角度,我们很高兴看到有这样的经济规划出台。政府有关部门认识到典当行业对解决民间融资、繁荣市场经济具有重要作用,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云南典当协会常务副会长黄利明告诉记者。他同时补充道,从实际情况来看,发展典当行业要做的不应只是顾着增加数量,而是首先应该重视对现有典当行的发展力度。光增加数量,不注重现有典当行的发展难题,这其实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其实如今的典当行和中小企业一样,也面临着融资难、人才紧缺等一系列困惑。比如说,现行的典当管理办法在法律范畴中地位太低,一旦遇到法律纠纷,即使打赢了官司,从时间、精力、财力上来说典当行往往很吃亏;国家相关部门对典当行的放款额度要求比较高,使得在一些大宗业务操作上典当行会面临“有实力却做不了”的尴尬局面;一些民间借贷公司打着典当行名义进行圈钱,让人容易对典当行业产生误解,损害了正规典当行的利益等。“如果光是数量猛增,而本身已存在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反而很不利于整个典当行业的发展。”很多典当行业的经营者这样认为。
  “作为典当行业的从业人员,对此我们更关注的是接下会不会有实质性的经济支持政策出台,比如典当行能向银行获得更多贷款,吸收更多资金将业务做大,要是能这样的话会更好。”黄会长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