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率”齐调累积效应有利于改善银行经营条件释放风险

发布时间:2008-12-24 点击数:2080
12月22日,央行决定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再次实施“双率”齐调,是央行贯彻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而采取的积极和正确的举措,其累积效应将强化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刺激力度,并有效缓解明年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和盈利下降幅度,有利于商业银行维持持续稳定增长。

  “双率”齐调合乎金融机构预期,有利于中国经济应对国际经济衰退影响

  此次在央行降息之前和上次降息之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央行相继降息,如12月16日美联储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到0至0.25%的目标区间内,并指出将动用所有工具促使经济恢复增长并保持物价稳定,将大量购买机构债和MBS以支撑抵押贷款市场和房市。中金公司指出,美国史无前例进入零利率时代,将采用数量型放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金融危机的演化,防止美国经济危机进一步恶化。
  12月中旬,我国11月份的主要宏观经济数据相继发布,PPI、CPI均快速下降,经济呈现加速下滑,产能过剩和失业问题更趋严重,再加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行,我国经济面临的通缩风险在加大。经济专家指出,刺激经济客观上需要央行继续降息。
  央行2008年的最后一次降息,不仅显示出我国央行与欧美央行货币政策操作而动的协同性和灵活性,而且表现出了根据本国经济形势和政策调控需要而进行货币政策操作的自主性和前瞻性,如此将有利于中国经济和金融在此轮全球反调节周期中居于更大的主动性,并保持率先走出下行周期、步入经济复苏的良好态势。

  “双率”齐调的累积效应,有利于商业银行维持持续稳定增长

  细心的专业人士会发现,此次央行“双率”齐调有几个特点:一是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同等幅度下降,银行利差维持不变;二是活期存款利率不变,对银行负债成本影响中性;三是6个月和3年期以上的贷款利率下降才0.18个百分点,相比较1年至3年期存贷款利率少降0.09个百分点,有利于银行短期(半年)和长期贷款(3年以上)利差适当扩大及盈利增长;四是对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以增加大中小银行的流动性,以增强各类银行明年扩大贷款规模,从而增加利息收入。
  总的来看,此次央行“双率”齐调,有利于银行继续改善经营条件,释放风险,增加盈利。
  现在有相当一部分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担心2009年由于降息而影响银行业盈利,甚至多家机构预测明年上市银行利润会呈现负增长。但是,还有一些市场机构也看到了明年一些政策措施有利于商业银行扩大盈利,特别是信贷规模的扩大将成为银行利润增长最重要的驱动因素。
  在中央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之后,在央行和银监会的有关政策鼓励下,商业银行加快了放贷步伐。日前在央行发布的有关统计数据中,前11个月商业银行新增贷款总量已达4.14万亿元,这无疑为今年商业银行利息收入增长带来了额外的“惊喜”,同时也给明年商业银行利息收入继续保持增长增添了“期望值”。
  交行研究部在报告中分析说,2009年商业银行将为中央投资及其带动的社会投资提供相应的配套贷款,“银行人民币贷款增幅将达到16%左右,增量将达到4.8万亿元至5万亿元。”
  国泰君安的金融分析师伍永刚对此分析说,考虑到央行刚公布的11月份贷款大幅增加,以及商业银行为国家4万亿元总投资提供的配套贷款,他预计2009年银行贷款增速很可能将超出原来的预期,不过银行的议价能力也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因此,仍维持对银行2009年净利润增速5.58%的预测。
  可见,2009年在央行有可能数次降息的情况下,银行利差的适当缩小,将由确定性很强的新增贷款规模的扩张而加以对冲,明年商业银行的经营压力和盈利下降的风险也许是在可预计的范围之内。
  从既有的数据来看,2008年上市银行利润平均可达45%左右的增长,这与去年央行多次升息、银行利差扩大、所得税率下降等因素密切相关。尽管前两个因素明年呈现相反“运动”,而所得税率下降作为银行利润增长的一次性作用不再有了,但是明年在国家反周期调节方针政策和商业银行积极持续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的综合作用下,中国经济仍有可能保持8%以上的增长速度,在这样的基本面支持下,商业银行明年保持稳定经营、盈利正增长的局面还是可以期待的,而这样的局面在全球金融业和世界经济衰退的格局中仍是一个良好的局面。(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