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典当业

发布时间:2008-01-28 点击数:3052
 
刚刚过去的2007年,对于中国典当业来说是一个丰收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
    2007年12月12日,全国典当专业委员会在成都召开了2007年会员大会暨纪念中国典当业复出二十周年大会。回首20年,我国典当业经历了“无序、整顿、规模、发展”的成长历程,目前全国典当公司已发展到3000余家,成为中小企业融资和百姓综合投资理财不可或缺的补充。
    有人认为,在2008年银行信贷从紧的大背景下,对典当业是机遇大于挑战;也有人认为,未来还存在典当业再融资难度增加、信用风险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亟待完善等不确定因素的困扰。无论如何,家底殷实的典当业,对2008年会有更多的期待。
    当品首推房产
    典当在中国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典当业萌芽于汉朝,兴起于南北朝,成熟于大唐五代,立行于两宋,鼎盛于明清两朝,衰落于清末民初。上世纪50年代,典当行在全国彻底消失。直至1987年12月,消失了30多年后,首家浮出水面的典当行——华茂典当商社在成都挂牌成立。之后,典当行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纷纷复出并顽强地成长起来。如今,卷土重来的典当业,不仅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也成为白领和成功人士投资理财的新途径。
    近日,记者来到在北京最早成立的典当行之一——华夏典当行采访。走进位于崇文门外大街繁华商业区的华夏典当行,在二楼写字间外,记者看到,绝当品专柜里摆放着名表、照相机、金银饰品、珠宝古玩以及数码产品等,精装修的营业柜台仿佛吧台,完全没有过去典当行黑而高的柜台给人居高临下的感觉。柜台里西装革履的工作人员正在为客户办理赎当手续。这时,一位年轻人进来要看照相机,工作人员打开橱窗给他拿出一款尼康数码相机。原来年轻人是哈尔滨的自助旅游者,他打算南下游历数个城市,没想到两天前第一站到达北京后便“损兵折将”丢失了照相机,为了不改变计划,他打算买一个二手货,一来可以不耽误自己观光拍摄,二来花钱不多或许还能淘到一个“宝贝”。
    其实,销售这些橱窗里的绝当品只是他们业务的冰山一角,他们的主要业务大单都是在里面的写字间签订的。“银行连续升息,提前还贷让我资金紧缺,年底又需要花钱,听朋友说可以到典当行融资,我就把车开过来当了。”王小姐对记者说。王小姐去年购买一套住房,贷款50万元,连续加息让她不得不选择提前还贷。
    华夏典当行董事长杨永对记者说,2007年,华夏典当行的业务量同比增长30%左右,原因是,典当行离普通人的生活越来越近,除了中小企业老板的融资需求外,白领和富裕人士也把典当作为短期、快捷的综合理财途径,每天到这里来淘宝和寻求创富机会的人都不少。据悉,近年来,诸如照相机等传统民品抵押已经让位于房产、汽车、股票等更值钱且流动性较好的抵押业务,成为典当商品的主体,淘宝者在这里还能淘到实惠的汽车和房子。
    杨永说,2007年,华夏典当行最多的业务是房产质押,占总业务量的60%以上。因为典当行的抵押贷款与银行贷款最大的不同是“不问用途”,而且快捷,最快一天之内办完手续并资金到账,充分体现了“时间就是金钱”这个理念。据悉,华夏典当行创新的“循环贷”即“一次质押有效3年”的贷款方式,为一些有信誉的回头客省去了贷款时反复质押的麻烦。比如,一套价值100万元的房子质押后,可得到70万元的贷款额度,有效期内客户可循环使用这个额度,不用另签合同。这样不仅减少了烦琐的手续,也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在典当业发展走在全国前面的上海,据上海典当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一季度,上海市典当总额为28.6亿元,其中房地产业务典当额为17.2亿元,占典当业务总比的六成。这个数据与北京的基本相似,说明房地产业务典当是我国大城市典当业的主要业务。上海典当行业协会会长吴贤达认为,近几年上海市房地产市场的成熟发展使房屋的产权信息等更加明确,也为房地产抵押典当业务运作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股票质押亮相
    2007年的最后两个月,股市给投资热情高涨的股民泼了一盆凉水,股指从6100多点降到4800多点,跌幅超过20%。“典当行能用手里的股票质押融资。”陈先生和朋友闲谈时得知这一消息。已经没有“子弹”的陈先生,经与典当行协商,按手里股票市值的50%作质押,及时贷到一笔资金,元旦前一周,陈先生在5000点以下补仓,抢到了一波反弹行情。炒股经验丰富的陈先生打了一个“短平快”,5个交易日下来,当他赎回股票、付清利息和手续费后盈余4%,陈先生暗喜:“一生中第一次走进典当行,是赚了钱出来的。”
    针对陈先生的情况,记者咨询了有关专家,专家认为,陈先生典当股票的时机把握准确,这是他成功的关键。而对一般股民来讲,这种短期高息贷款风险非常高,不可盲目模仿。
    杨永告诉记者,他们在京城是最早开展股票质押业务的典当行,他们针对股市特殊的风险制订了一套管理办法,主要是对一些老客户贷款,并且跟踪他们的操作,规定不许炒做垃圾股,以降低风险,如果他们的股票亏损,净值达到警戒线,监护人员便对股票强行平仓。
    随着股市高位运行,看好2008年股市的少数股民在手中股票被套后,又不愿意“割肉”,于是想筹集资金“翻本”。由于商业银行不接受股票质押贷款业务,使得典当行成为股票质押贷款的惟一合法渠道。
    由于典当的真实用途通常无需申明,用于投资炒作的典当借款究竟有多少,无从统计。但是从2005年四季度开始,上海东方典当行的股票质押业务增长比例在30%以上。2006年,股票典当约占总业务的20%;2007年,同比又有大幅增长,加上典房炒股部分,估计用于炒股的总量至少超出20%。
    据了解,上海的一般典当行受理市值30万元以上的股票典当,通常是按股票市值的60%左右发放当金;同时对于一些质地比较好的股票品种如大盘股、蓝筹股,以及历史交易业绩较好的大户,这个比例会适当提高到70%。典当行将月利率设置在1.5%至2.82%之间,成本是银行同期利率的三至五倍。
    上海某典当公司的王经理说,假如股票遭遇4个跌停,实际下跌了30%多,一般情况下,典当行强行平仓线为股票总市值的70%,即股票总市值下跌了30%,这时就要被平仓,往往在跌停时股票是很难卖出的,因此,典当行和客户双方都可能损失较大。据悉,在他的客户中,有一位姓刘的先生的股票被公司强行平仓,最终损失100多万。
    记者从上海的一些大型典当行了解到,其股票典当业务2007年来,尽管市场需求较大,但他们还是比较谨慎,这毕竟是一种新业务,特别是年底股市大跌后,一些典当行马上暂停了这一业务,何时再开还得看股市表现。另一个促使多家典当行拒当股票的重要因素,是正在进行的第三方存管业务的实施。证券交易中的第三方存管业务遵循“券商管证券、银行管资金”的原则,将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由过去的券商管理,转为由第三方存管机构即银行管理。这样,典当行也无法控制客户的交易结算资金,给典当行在必要时强行平仓带来难度。因此,出于对资金安全的考虑,一些典当行不愿受理股票典当业务。
    风险不可忽视
    典当业内人士认为,2008年信贷从紧,第二套房贷款门槛提高后,对典当业来说是一个利好。不过,他们也提醒人们,典当更适合短期急需资金的客户。典当行贷款利息一般较高,市民应根据自身需要决定贷款量的多少。
    记者曾在上海看到,出租车窗玻璃上贴着“股票融资,找某某典当”的广告。专家认为,如今典当业功能趋向多元化,融资、寄存、鉴定、淘宝等不一而足,市民应根据需求从多角度考虑如何参与,在走进典当行之前,应向身边有经验的人请教,切忌盲目跟从。
    面对房地产典当融资的迅速增长,有相关人士也发出风险提示:目前房地产典当在典当业务中的占比很高,使典当行面临主营业务过度集中所带来的业务风险凸显。另外,股票质押贷款虽然目前所占比例不大,但典当房产融资中肯定有一部分流向了股市。因此,专家指出,对典当经营者来说,不宜将过多精力用于此类市场的开发,因为贷款炒股的风险远远超出了典当公司的可控范围。有关报告建议,应把此项业务“仅作为特殊业务对待”。
    近日,用143条假金项链换取典当钱款,骗得人民币4.5万多元的潘立国,被上海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半,并处罚金人民币3000元。据潘立国交代,他在2006年6月认识有假冒金项链的上家,以每根120元的价格收进后,再分别向9家典当行典当骗钱,按假冒金项链的重量,每根可得款300至500余元。骗子的手段并不高明,但却屡屡得逞,典当行人员屡屡看走眼,也说明,一些犯罪分子把眼光盯准了典当行,一些典当行对此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业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亟待提高。
    2008年,典当业面临的发展机遇较多,发展空间也有望得到较大提升。但提高从业人员风险意识,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2007年8月,由全国典当专业委员会组织典当行业协会召开会议,会上讨论了当前典当行业的热点问题,如关于正在修改的《典当管理办法》;开展全国典当行业从业资格培训;典当行业成立全国性行业协会的筹备工作等。杨永认为,应集思广益出台《典当管理办法》,使典当业健康发展。(转自: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