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中国一大型国有银行最近禁止其天津分支向天津发放新贷款

发布时间:2018-06-20 点击数:1161


受当局控制信贷打击,天津经济面临放缓

路透天津6月15日 - 近几年来,天津的天际线因为信贷推动的投资而改头换面,但随着当地政府开始压制这类投资,此间经济看来正出现一些杂音。

根据债权人、政府消息人士以及路透看到的文件,部分国有企业出现违约、或者是急忙寻找资金来应对偿付义务,有些银行则是拒绝借钱给天津的业者。

天津当地新兴商业区一度被视为是中国版的曼哈顿,如今则是比拟为较为平实的伦敦金丝雀码头(Canary Wharf),然而许多摩天大楼未能竣工,或是无商家进驻。

由于天津一地的经济规模相当于整个越南,若当地出现问题,中国让经济远离信贷推动成长模式的承诺将遭遇重大考验。天津是一港口城市,是北京的门户,两地搭乘高速铁路只要30分钟就可到达。

天津的问题也可说是中国经济问题的冰山一角,因管制污染、控制地方政府债务以及影子融资等问题产生痛苦的效果。中国当局周四表示,5月投资增长速度创下逾22年来新低。

北京当局严控高风险贷款及抑制坏帐等措施,包括关闭信托等影子融资管道等等,令天津国有企业受创尤深。

政府消息人士表示,由于遏制房地产投机活动使天津房地产市场降温,天津政府财政状况恶化,这加剧了天津国企的困境。

据直接了解情况的消息人士,中国一大型国有银行最近禁止其天津分支向天津发放新贷款。由于事涉敏感,这位消息人士拒绝提及该行名称。

一家信托公司的消息人士称,该公司也做出了类似决定,因担心违约风险上升。天津国企对这家信贷公司有未偿还贷款。

“我们不再向天津发放新贷款,”这位消息人士表示,并称该信托公司认为,一些国企已经“放弃”及时偿还债务。

德意志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张志伟表示,天津等地方政府面临收紧财政政策的持续压力。

“压力已经在增加,我们预计今年将发生一些类似事件,”张志伟说,“压力已经出现,并且持续存在。”

过去两个月,中信信托和国通信托已经对天津市政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天津房地产集团等天津国企的还款能力发出预警。

在天津市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计划之下,这两家公司都在天津投资了靠举债融资的大工程。

最近几年,一系列引人瞩目的建设工程改变了天津的形象。比如规模庞大的滨海新区,其中包括金融和高科技工业区,还有一个去年正式开放便在网上迅速走红的颇具未来主义风格的图书馆,以及一些在全国都数得着的摩天大楼。

规模巨大的天津滨海国际会展中心每两年举办一次世界经济论坛的夏季年会。

天津市内的开发也是由国开行等政策性银行提供资金,这是京津冀经济一体化计划的一部分。2015-2017年期间,国开行向天津贷款2.1万亿元人民币。

但随着中国政府进一步禁止地方政府为项目提供隐性担保,以及在全国范围内降低债务风险之际,建设热潮已经降温。

天津市政府未回复路透的置评请求。


前景黯淡

传言中面临违约风险的两家公司看来正进行补救。根据路透看到的文件,天津房地产集团5月偿还到期贷款,天津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则称将会在6月付款。

两家公司都未回应传真置评请求。

但投资人仍忧心天津市的成长前景。

天津第一季经济成长率为1.9%,为省级区域的最小增幅,财政收入则是大减17%。固定资产投资重挫25.6%。


政府收入下降

一名政府消息人士称,天津长期依赖出售土地使用权来填补其建筑热潮期间产生的多数债务利息。

据美国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天津国有企业债务与政府收入之比去年超过600%,为全国最高。

但自去年收紧政策为房价降温以来,楼市已出现萎缩。2018年第一季,一项主要由出售土地所得构成的政府收入同比下降10.8%。土地转让税和土地增值税减少31.5%。

据5月2日公布的财报,天津市政建设集团去年亏损2,660万元人民币,2016年则为盈利。该集团为天津市政府直属企业,天津市市政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为其旗下公司。

国有的天津物产集团有限公司今年开始融资,通过光大信托以公司自己的名义发贷5亿元人民币。

另一与天津当地政府融资平台有联系的政府消息人士称,天津物产集团过去仅通过下属公司进行融资。

“这反映出这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处境有多差、筹资有多难,”该消息人士称。


诱惑

上月访问滨海并会晤过当地官员的中国一家政策智库消息人士称,这些官员将丰富的土地储备销售视为复苏的关键。

“滨海的债务问题很严重,但他们说有40%的债务有望通过加大土地销售‘解决’,”这位消息人士称。

但天津放松针对外部投机客的一些购房限制,以吸引人才,此举已经遭到国有媒体的批评。

与此同时,当地政府阻止违约或破产的行政做法也让投资者们蹙眉。

“投资者对天津的商业和法律环境很是担忧,”National Trust一位高级经理表示。该公司正在对某国有集团旗下两家子公司近7亿元人民币逾期费用追账。




                                                     (国际投行研究报告  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