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银保”合并 中国金融监管迎来“一行两会”新格局
3月13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方案提出,将银监会、保监会的职责整合,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时将银监会和保监会拟定银行业、保险业重要法律法规草案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职责划入中国人民银行。此举标志着我国金融监管将步入“一行两会”时代,向金融混业监管迈出重要一步。此次机构改革方案中,为何仅合并了“银保”而保留了证监会,成为市场热议的焦点。
“银保”合并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徐忠认为,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已成趋势,银行与保险深度合作、融合发展的特征明显,银行与保险产品功能交叉趋同,寿险产品除了传统的保障功能外,发展出与银行存款类似的储蓄功能,成为“储蓄寿险”,此外,银保合作不断深化,我国银行已成为保险销售的重要渠道,近年来业务发展迅猛,促进人身保险业保费规模、资产规模的快速增长。新组建的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与中国人民银行职责安排上分离了发展与监管职能、分离了监管规制与执行,能够使监管者专注于监管执行,提高监管专业性和有效性。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银行分析师许文兵表示,混业监管对防范系统性风险,支持我国金融市场稳健发展均将起到重要支撑作用。这一职责调整后,央行作为货币当局,承担了与金融稳定密切相关的部分宏观审慎管理职能,将更好地发挥统筹构建审慎监管体系、有效防范风险的职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微观审慎监管主体,监督金融机构行为稳健、合规经营的职责更为明确。
保留证监会 分业监管和混业监管协调统一
机构改革方案中,对于仅合并了“银保”而保留了证监会,全国政协委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会长楼继伟指出,在资本充足率、偿付能力及自身风险匹配能力方面,“保险”和“银行”有类似性,两者都管理自身的资本收益匹配、风险收益匹配和久期匹配。证监会则是管信息披露真实性,特别是管欺诈,属于投资者保护范畴。
全国政协委员、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分析说,过去“三会”是按照机构性质来设立的监管组织,银行、保险、证券是金融市场的主要三类机构。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监管需要更突出以市场监管为核心。目前我国金融市场有两个层次,一个是银行货币市场,主要是中短期资金市场;另一个就是证券市场,主要是中长期融资市场。从金融机构的业务形式和投资去向来看,最终也必然投向这两个市场。
杨成长表示,改革并不意味着彻底实现混业监管,而是强调机构主营的分业监管和混业监管两者之间有机结合,分业监管在中国仍然有效。
(和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