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风采

Company Elegant

日本之行游记

发布时间:2018-01-18 点击数:2318
 

 

 

(办公室 宋鹏)

 

“日朝发扶桑,入于落棠”,正是《淮南子》中的这句话使日本有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扶桑。其实我觉得“扶桑”多半是古代神话中一个与日出有关的地方而已,其地理位置大概就是如今的日本。

从古至今我们对日本有很多不同称呼,比如邪马台、倭国、东瀛、东洋等。中日之间的交往可以追溯至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春正月,这一年东汉王朝与倭奴国建立外交关系。这是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最早记录。公元630年,舒明天皇派出了第一批遣唐使,此后的二百六十多年间,日本朝廷一共任命了十九次遣唐使到中国学习,每次派出的遣唐使团多达百人以上,有时多至五百余人。中国的许多律令制度、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以及风俗习惯等,通过他们传入日本,对日本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可以说古代日本一直走的是向中国虚心学习的求学之路。这个泱泱大国的灿烂文化令日本充满了敬意。直到1853年美国人的到来,史称“黑船事件”,让日本这个国家产生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震荡,直接导致了后来的“大政奉还”,即1867年,第15代将军德川庆喜把政权还给了天皇,标志着持续260多年的德川幕府统治结束。天皇得以接掌政权才有了明治维新,日本也从此迈向了世界强国之列。将这个昔日的老师,天朝上国中华上邦狠狠甩在了身后。也因此自甲午战争开始直至1945年降服,在长达半个多世纪里对中国不断的侵略,使中华大地历经劫难、饱受摧残。所以今天在国人心中,一提到这一衣带水的邻居,脑子里蹦出的称呼多半是---倭寇。

战后日本经过50年的发展建设逐渐成为了世界经济强国,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日本的电器、汽车、动漫、影视剧、主机游戏等软硬件都涌入了中国。可以说自70后的这代人开始,都不同程度受到了日本文化的影响。当时要是有件日本电器可是值得炫耀的事,也是那个年代品质的代名词。记得那年高三时,一向不给我买任何娱乐设备的老妈花了3000元买了一部aiwa(爱华)随身听让我用来练习英语听力……

时至今日,日本已被贴了很多标签:干净整洁、彬彬有礼、岛国心态、野心不死……。也许,只有真正去到那里,才能更好地了解她吧。恰逢公司今年组织旅游的目的地是日本,正好借此机会去零距离接触一回这“日出之国”吧。

我们从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乘机,经过四小时的飞行后,到达大阪关西机场。一进入机场大厅迎面就是一个偌大的任天堂展台,正在展出他们新的SWITCH主机和时下风靡的游戏《超级马里奥:奥德赛》。

 

导游小哥准时接机,带着我们一行20多人乘大巴进入大阪市区。这导游小哥是个东北小伙,一路上滔滔不绝,还开启了东北小品外挂,让我们现场见识了一次东北式幽默,也让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开始了这次旅行。

大阪,日本第三大工商业城市。自奈良时代开始,大阪就因其临海的地理位置成为贸易港口。我们要去的大阪城,就在市中心的大阪城公园内,为大阪名胜之一,和名古屋城、熊本城并列日本历史上的三名城,由丰臣秀吉建造。整个大阪城的建筑结构共分成内城、中城与外城,虽然经过战乱,但是内外两道护城河以及两道高大的石壁至今仍然保存完好。进入公园后就看到围着外城的高高的石墙,据导游介绍这石墙长12公里,由约50万块石头砌成,工程何其浩大。墙下护城河平静的水面将两岸郁郁葱葱的梅花树、樱花树映入河中。据说每年到了3月下旬至4月上旬,约有4000棵樱花树竞相绽放,使这里成为日本为数不多的赏花胜地。

 

遥望城中,一座气势雄伟白墙绿瓦的古典建筑赫然耸立,这就是天守阁。在日本有很多天守阁建筑,是战国时期修筑的一种城堡,类似于瞭望台、贮藏室功能的军事建筑。以本丸(最内城)为中心,位于城内最高处。后来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后期的天守阁逐渐失去了军事防御的作用而越来越趋向政治化,用以展现城主,大名的实力。说到这里,我不禁脑洞大开,突发奇想,当年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到处修炮楼,这炮楼的功能和早期天守阁的军事用途应该是一样的,看来这也算是有历史传承吧。

我们沿着小路一直向天守阁进发,在城堡的地基部位,看见了一整块硕大的巨石,真不知道在当时是怎么运送到此处并镶嵌竖立在石壁之上的,令人惊叹!从城门进入的时候,又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事。高大的城门上开着一个很矮的小门,这么小的门很不方便出入,难道那时的日本人这么矮吗?我是有些怀疑的。后来听到一个说法,这个矮小的门是丰臣秀吉故意修建的,目的是为了让别人都屈服于他,不过据说他本人的身高貌似只有1.4米多啊。但仔细想想秀吉此人,倒觉得这说法又变的可信度颇高。丰臣秀吉本名木下藤吉郎,绰号猴子,日本战国三英杰之一,出身寒微,却努力奋斗,建立了统一日本的丰功伟业,困于自己的出身,他一生都在拼命地证明自己。所以在他最得意的时候,搞这么个小门抬高自己,恰恰是内心对于自己贫苦出身的深深自卑吧。也正是在事业的高峰,又错误地发动了对明战争,这场战争最终成为对他的致命打击,使得他一生功业化为乌有,身死族衰,他也因此成为一个悲剧英雄。

  

感慨过后,继续前行,一直来到了天守阁的面前。近观之,白色的墙面配以绿色的屋瓦,并在每个飞翘的檐端装饰着用金箔所塑造的老虎与龙头鱼身的金鯱(有防火之意)的动物造型,看起来相当金碧辉煌。大阪城天守阁曾因战火、落雷两次被毁,每次毁失后又重新再建。眼前这天守阁是1931年重建的, 又于1997 年重新翻修之后才成为了现在的样子。

 


天守阁怀古之后,便来到大阪最大的购物区心斋桥。这里各种精品屋、专卖店林立。远在江户时期,这里就已形成了购物商圈,距今已有380年的历史。直到今天,这里依然是熙熙攘攘、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早已准备好扫货的同事们鱼贯而入,推车提篮大包小袋,满满的收获。逛累了又要填饱肚子,在这步行商业街上可以说是随处可见的各种小吃,章鱼烧、大阪烧、和牛铁板烧、关东煮、西式甜点等等,香气四溢,引人垂涎。

 

居然还看见了糖炒栗子,这个可比天津的糖炒栗子个头大出一圈,每个都油亮油亮的爆开了壳,露出里面黄色诱人的栗肉。

 

我们几个人,离开主路,钻入了如枝杈般的隐蔽小路,寻觅那具有日本特色,且本地人居多的居酒屋,感受一下日本人的居酒屋文化。都说居酒屋是日本社会的小缩影,在里面能看到日本社会的各种礼节和文化。就如《深夜食堂》展现的一般,透过这些客人的小故事,能让我们一窥日本社会的文化和隐藏着的秘密。

 

居酒屋面积不大,里面也只有一两桌客人。气氛很对,我们不禁暗喜找对了地方。当然我们不懂日语,只能靠着半生不熟的英文和手势与酒保小哥交流,还体验了一回小哥的日本跪式服务点餐。两壶热清酒,两个凉菜,两个大阪特色烧,一人一个小酒盅。正所谓“举杯品佳肴,停箸话扶桑”。

第二天我们离开了大阪,前往京都。到奈良时,还是清晨,天空下着细细的毛毛雨,空气很湿润,对于喜欢阴雨天的我来说,心情格外好。奈良公园也是必去景点,因为这里到处都是小鹿,一点也不怕人,随处撒欢地跑着。时不时追着游客要吃的,游客也大都准备好了食物,喂着、逗着这些可爱的小家伙。园中芳草遍地,小溪潺潺,随处可见的参天大树,淋着濛濛的细雨,慢慢踱步于其中,令人舒心放松,无比惬意。最里面坐落着东大寺,又称为大华严寺、金光明四天王护国寺等。是南都七大寺之一,距今约有一千二百余年的历史。寺庙建筑古朴、沧桑且雄伟;佛像肃穆,且法相庄严,远处阵阵空灵的鸟鸣声声,这一刻让人觉得周遭的景物倏地都模糊起来,心中便也去了杂念……

 

离开奈良直奔京都,下一站我们要去的是金阁寺。金阁寺始建于1397年(明洪武三十年,日本应永四年),正式名称为鹿苑寺,是一座临济宗相国寺派的寺院,日本室町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名园。其名鹿苑源自于日本室町时代著名的足利氏第三代幕府将军足利义满之法名,又因为寺内核心建筑“舍利殿”的外墙全是以金箔装饰,所以又称为“金阁寺”。

 然而很不幸的是,在昭和25年(1950年)时,舍利殿因为一名21岁的见习僧人林承贤放火自焚而完全烧毁,连放在殿中供奉的国宝、足利义满像也一同化为灰烬。如今看到的舍利殿是1955年依照原样重新复建的,1987年又将全殿外壁的金箔装饰皆全面换新,成为目前的样子。金阁寺共有三层,每层建筑风格各不相同,第三层则为中国唐朝风格。寺顶有宝塔状的结构,顶端有只象征吉祥的金凤凰装饰。隔着镜湖池观望,阳光下整个建筑金光闪闪、熠熠生辉、奢华无比。

 

走在小路上,突然发现有一个小木牌立在土中,旁边有几个石像围成一圈,石像周围满是硬币,木牌上书“白蛇之塚”。难道白蛇传里的白素贞葬在日本了?不对啊,她已经飞升成仙了,怎么会有坟墓啊。导游说,日本确实也有《白蛇传》这个传说,但是已经被改得面目全非,白娘子叫“真女儿”,许仙叫“丰雄”。而且“真女儿” 是一个死缠着丰雄并进行疯狂复仇的恶魔。真可怕!但传说归传说,其实这个“白蛇之冢” 是西园寺家的守护神(金阁寺原本是西园寺家的宅邸)。白蛇是七福神之一,弁财天的化身。所以白激动了半天,人家真的跟白娘子没什么关系啦。

 

围着金阁寺绕了一圈,出来后继续乘大巴前往下一个地方伏见稻荷大社。稻荷大社建于8世纪,主要是祀奉诸稻荷神的。看着这个神的名字,我不禁想起一句话“民以食为天”,大概日本也不例外。所以老百姓们需要这么一位大神,来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毕竟日本人以食米为主,米还可以酿造清酒。可这位大神除了农业外,也是商业的神明,能保佑经商者生意兴隆,大发财源。这可是真不得了啊,大概相当于中国民间龙王爷和财神爷的合体吧,所以这里真的可以称得上是“香火旺盛”。不过和咱们不同的是,这里倒不烧香,就是祈求保佑然后发财了,或者愿望实现了,他们会到这建鸟居来还愿。所以我们看到在入口处,就矗立着由大BOSS丰臣秀吉于1589年捐赠的大鸟居。久而久之,这里的鸟居就越来越多,这群数量惊人的鸟居高达万座以上,绵延山头达数公里,一直延伸到稻荷山顶,非常惊人。如果全部走完需要三个半小时左右。

鸟居是日本神社建筑物。主要用以区分神域与人类所居住的世俗界,算是一种结界,代表神域的入口,可以将它视为一种“门”。鸟居一般有两根支柱,上面有两个横梁,也有上面有题字的匾。一般用木材制造,刷上生漆。通俗点讲,就相当于我们中国的牌坊。

 

将要离开京都时,我忽然想起,除了已经看过的这些地方外,还有一个地方是我一直念念不忘特别想去的,那就是---本能寺。怎奈行程上并没有安排,导游也好像没听过似的直摇头。虽然本能寺可能不为人知,可日本历史上在这里发生过一件大事,史称“本能寺之变”,此事件的中心人物应该是大家都听说过的。此人便是日本战国三杰中的另一位---织田信长。织田信长于永禄十一年(1568年)至天正十二年(1582年)间推翻了名义上管治日本逾200年的室町幕府,并使从应仁之乱起持续百年以上的战国乱世步向终结。但在即将一统全国前夕,于京都本能寺之变中被心腹家臣明智光秀谋反而切腹自杀。本能寺之变是日本史上最大也最有名的一次政变,日本历史也由此被改写。信长死后,人们始终无法找到他的尸体,这使其更加富有传奇色彩。并被改编为许多影视作品与游戏。最有名的应属卡普空公司开发,稻船敬二操刀制作的《鬼武者》系列游戏。织田信长还被日本民众评选为“2014年日本人最喜爱的历史人物第一名”。此次未能去事件发生地感受一下,实属遗憾,不过有遗憾才有期许,或许下一次吧。

第三天的行程中最令人期待的就是富士山了,这个简直就是日本的象征。远处富士山,近处樱花树这个经典的画面早就映在脑海里了。不过出发时,天气就已经不好了,预报说要下雪,导游也说这样的天气有可能到不了半山腰的最佳观赏地点(五合目),充其量能到山脚下而已,还不一定看得见……

果然一路上天越来越阴,导游得到消息半山腰已经下雪了,车上不去,只能停在山脚下。虽然大家都提前准备了御寒的衣服,但这里真是太冷了,一个个牙齿打颤浑身哆嗦。不过我们并没有被残酷的现实吓倒,在凛冽的寒风中,在雾蒙蒙一片看不清富士山到底在哪里的情况下,毅然决然以自己判断的富士山所在位置为背景,留下了“冻人”的合影。

 

从山脚下出发,前往忍野八海。虽然名字很霸气,其实就是一个有着八口清泉的村子。这个村子叫做忍野村,这八口清泉称为八海。这大约也跟北京的后海、北海、什刹海的“海”是一个意思,只不过咱那个“海”更接近海吧。八海名字分别是:御釜池、底无池、铫子池、浊池、涌池、镜池、菖蒲池和出口池,平均水温约摄氏十三度,水质清冽甘甜。池中还有各色的锦鲤,据导游说最年长的锦鲤都快100岁了。而且所有的泉水都清澈见底,最深的一处泉大概有10米深,但仍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泉底的硬币。

 

第四天出发去往伊豆半岛,提起这个地方,最有名的应该是日本首位诺贝尔文学奖作家川端康成的成名作《伊豆的舞女》。此书曾先后六次被搬上荧幕,其中最为我们熟知的是于197412月上映,由西河克己执导,山口百惠、三浦友和这对金童玉女主演的那部电影。

除了这部书之外,能展现伊豆魅力的,就是温泉与旅馆了。如果住在有些许历史的温泉旅馆里,还可以体验日本传统的生活样式。这里的修善寺温泉是在中伊豆最有名的温泉。据传平安时代弘法大师发现此泉,修善寺温泉的象征“独钴汤”据说就是当时最早的源泉,此地现在仍保留着温泉发祥之寺、位于温泉场中心的于9世纪初期弘法大师开建的名刹---修善寺。有传说弘法大师年轻时曾在这里修行。

从寺院出来的小路两旁,都是老字号旅馆及古老建筑,桂川之上的虎溪桥也演绎着宛如往昔的温泉城风情。路走到一半,在路旁又见一座神社,大大的鸟居周围挂满了白色的纸灯笼,上面用墨笔写着“日枝神社”。穿过鸟居,是一段台阶,两旁都是参天古树,拾级而上来到一片空地,神社就建在这里。这里也到处都是古树,目测起码需要三个人才能抱过来,根据铭牌显示都有着800年的树龄了。这里十分幽静,游客也不多,应该是一个放松心情舒缓身心的所在。

 

离开悠闲地伊豆半岛,直奔我们此次的最后一站,东京。古称江户,是日本自德川幕府时代以来的主要都市之一,明治维新迁都江户,改名东京,自此成为日本首都。后逐渐发展成为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众多领域的枢纽中心,亦为世界经济发展度与富裕程度最高的都市之一,是时尚之都,购物天堂。

我们首先要去的景点---皇居,就是天皇平时住的地方。先到皇居外苑,这里好像是一个公园,往里走走,会看到一个标志性的骑马武士青铜雕像,此人便是日本史中三大“末代”悲剧英雄之一的楠木正成。

 

其一生竭力效忠后醍醐天皇,后世以其为忠臣与军人之典范,被视为日本皇室的守护神。看到这里不禁联想,此忠义之士大抵相当于我们中国的关二爷吧。横刀立马,目视皇居,誓要永远保护着皇族。穿过一片茂密的树林,远远地就能看见皇居的所在了。穿过一条马路后是一大片广场,周围有许多树木。这里的路都由碎石子铺成,踩上去沙沙作响,据说是古代为了防止忍者夜袭而设计的。

 

继续向前,很快就能看到典雅精致的二重桥。皇居正门平时是关闭的,只有天皇即位大典等特别事宜或外宾来访时才使用。里面的铁桥在江户城的西丸下乘桥的位置,早年曾因护城河水深,旧桥较低,所以在桥上再搭一座桥,为上下两层,所以叫做“二重桥”。再往里游客便不被允许进入了,我们就在护城河边和桥边拍照留念。

 

漫步于宽阔的广场上,这里青松翠柏,绿地如茵,是日本城市为数不多的绿地之一。二重桥的护城河,水平如镜,宫殿垂柳倒映其中,显得格外优美。望着皇居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伏见橹,突然想起,在日本国的历史里,天皇这个角色万世一系,从没被取而代之。和中国的情形大不一样,我们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始,到1912年最后一个封建皇帝溥仪在辛亥革命的炮声中宣布退位止2100多年里,大概有过500多位皇帝。这不得不说是一大奇观啊。自古以来天皇都被认为是天照大神的后裔,在日本百姓心中那就是神族。差不多相当于神仙下凡的意思。当年掌权的幕府大将军源赖朝逝世,于是天皇密谋夺回政权,源赖朝的儿子赖家,受到密报后立刻动身,带领十九万幕府戎行攻入京国都要向天皇亮刀,但是当武士们占据国都后,面临近在咫尺的天皇,竟无人敢拔刀,终究赖家只是将天皇处以放逐。包括二战日本战败后,美国人也没敢处决天皇,怕的是日本人民的疯狂报复。日本人对天皇的迷信程度可见一斑。所以在幕府时期,大将军也不会做出废掉天皇的愚蠢举动。一方面,他们深谙只做权力的掌握者,而不可代替天皇,顺应民心这个道理。另一方面,天皇的待遇其实很低,收入还不如有的藩主多,也不像中国皇帝后宫佳丽三千人,实在也是比较憋屈的职业。而大将军要钱有钱,要女人有女人,干嘛非要当天皇呢。另外,在那个时代对日本影响最大的中国史书仍是《三国志》。日本人对《魏志》尤感兴趣。或许日本这些大名都受到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策略的深度影响吧。

离开皇居时,夜幕已经降临。我们马不停蹄赶到号称“亚洲最昂贵的地方”,象征着日本的繁荣,以遍布高级购物商店闻名的商业区---银座。这里霓虹闪烁,高楼林立,世界顶级品牌商店栉次鳞比。银座分为银座一丁目至银座八丁目,银座四丁目与银座五丁目之间被晴海街所分隔,全部8个丁目由中央大道贯通。17 世纪初叶这里开设了第一家店,随后在新桥与京桥两桥间,形成了繁盛的商业区,成为东京其中一个代表性地区,同时也是日本有代表性的最大最繁华的商业街区。与巴黎的香榭丽舍大道、纽约的第五大道并列为世界三大繁华中心。

 

在这霓虹璀璨的繁华之都,在这熙熙攘攘的喧闹之处,我们的旅程就要结束了。立在街中,身旁人潮川流不息,一路的风景、故事又一股脑涌现在眼前。日本已高度现代化,可仍很好地保留及传承了传统文化,有些甚至是根源于中国却已在中国消失了的。看似违和之处,恰是新旧事物、中西文化共生共存,互相依托,达到一个和谐的境界。我们正处在一个复兴的时代,向先进学习的步伐不会停下。但与其向美国学习,倒不如多看看这位昔日的学生身上,是不是有我们丢掉的东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