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事长随笔
Chairman's Essay
天津喝彩——王育英会长为《友好》会刊2016年第1期撰写的卷首语
喝彩异于表扬,但都是将善意溢于表面。表扬有点呆板的劲头儿,而喝彩更加自由和流露内心……
我以前有位同事,曾去过塞浦路斯几年,原因是觉得自己像只被困在笼子里的小鸟无法自由飞翔。我不知道他以什么名义出去的,但当他想凭借这个属于欧洲生活方式和历史影响的亚洲美丽岛国当跳板奔赴欧洲的梦想没能实现时,竟悄无声息地回来了。他讲,自己实在不愿意在那里过太悠闲的日子,整天吃饱喝足望着蔚蓝的大海没事干,便放弃了阳光、沙滩,打道回府,开始新的生活。
有同事讲,他会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的确如此,他很努力,将每一个平日都作为认真把握的时刻而从不懈怠,之后他的工作几经变化,事业以让他承担更大的责任肯定了他的努力和能力。当时共事时,我曾暗地里佩服他的勇气,为他不畏闲言碎语、从新起步而喝彩。
我曾认识一个很漂亮的女孩儿,以一己的率性辞掉工作跑到南美洲的秘鲁去寻找丢失的爱情。她究竟有没有获得爱情不得而知,反正她是孑然一身回来的,又带回她特有的爽朗笑声,一笑起来还是酒窝浅晕,眼睛明亮。有朋友问其爱情在哪里?她笑说:在生活中,在快乐中。青春之时我们曾一起在大理道的玫瑰厅跳过交际舞,一大帮年轻的男男女女排成整齐的一行,跳着刚学会的“十六步”和吉特巴。既有曼妙的沉静又有轰轰烈烈的疯狂,反正是青春年少,有着挥霍不尽的时光。再一次见到她是在她回国以后,她根本就没变,不像故事里讲的饱经爱情的创伤会满脸沧桑那样,仿佛秘鲁的逶迤风光可以给爱情的创伤施以魔法,去了就会焕发青春似的。
我曾以为依她的脾气这一走会永世不再回来,可她稳稳地回来了,带着活泼的生命和生活中依然轻柔的舞步,依然会在大笑之时瞬间内敛为矜持的微笑。她回来后很成功地锻造了一个男人,现在事实上是一家大型企业的老板娘。我尊重她,为她喝彩。不是因为她依然青春美丽,而是因为她能把丰富地经历包装的天衣无缝,透露给别人的永远是笑容,带给别人的永远是快乐。
我的一个铁哥们儿,英语和萨克斯都非常棒,他随团跑去了美国,一黑就是十几年。期间把太太也接到了美国,卖掉了天津原来老、小、旧的房子,在“水滴”附近买了一套非常不错的大房子。他们在美国时,只有还没结婚的女儿住。三四年前他们两口子从美国回来,约请同学和朋友们见面共叙友谊和美好的旧时光,一派成功气象。我们都很为他高兴,可到下一个聚会时却不见他的身影。一问才知他的女儿已经不习惯与他人同住,回国后他们与女儿的交流反而更少,因此原本想安静下来的两口子又踏上了出国的征程。为了与女儿调整情感和沟通,他们选择了离开,去了英国。据说,他太太到了英国之后,立马就能和女儿畅通无阻的交流了。
为了再回来时更好,选择了在女儿面前退却;为了能跟女儿更亲近,选择了远离。我为他们鼓劲儿,也为他们喝彩,他们勇敢地面对现实而不是逃避,他们为的是无价的亲情而不是可以衡量的金钱。
前两年认识了一位新加坡籍的河北衡水老乡,曾经是衡水一中的学生,大学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他叫张胜利,现在在赛威传动(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任职董事总经理。他个不高,大眼睛,什么时候看见他都是精神饱满。他讲起话来底气足,没洋味儿,多少还有些家乡口音。冀中人的平实、直接、任劳任怨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正是因为这些,他开始为德国人的家族企业工作至今,一路拼搏,由最初的年销售2000多万元,到现在2015年的近70亿元.并继续为工业4.0的目标而奔跑着。
怀揣着青春的梦想,张胜利先生遇上了德国人的谨慎、精细和对职业道德的崇尚,于是便有了无数辉煌的成绩,也让他踏上了一条成就自己的道路。他喜欢德国人这些理念,同时他也具备中国优秀青年人的德、义和扎实坚韧甚或自恋般的工匠精神。他与德国人合作的结果是:他给了我们一个榜样,告诉了我们一个人成功的模样。
精彩的人生值得我们为之喝彩,于是在本会名誉会长王述祖先生的推荐下,本会将会员的最高荣誉“友好之星”颁发于张胜利先生,以表彰他为天津做出的贡献,肯定他在国际间的经济交流中的默默耕耘。他是一颗耀眼的明星,在他闪烁的光芒之中,有他的幸福相随,有他的智慧和信仰的展现,更有他曾经的辛劳和汗水。张胜利先生说过他要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我相信他自己的梦想也能同时实现,因为他的工作之中也在不断地为向他一样努力的人而喝彩。
为他人而喝彩,为自己而喝彩,这是一种无尽的幸福。每个人都曾怀着美丽的憧憬出发,而难得不改初心,用努力、乐观成就精彩的人生。梦想悠扬,一座值得喝彩的城市需要我们共同的诚意和智慧。让我们在共同的生活之地种下梦想的种子,让喝彩在纯真、美好的生活中永不停息,传递无尽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