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随笔

Chairman's Essay

关于启动近代朝鲜半岛首批来华留学生在津活动遗址考定开发,建立人文景观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3-10-15 点击数:2110

编者按:本篇为我公司执行董事、市政协委员王育英先生在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闭会期间提交的提案及相关部门对其的答复。现将全文刊登如下:

 

市政协提案办:

1881年,朝鲜(李氏)政府向日本派遣绅士游览团和第三次修信使得同时,还以学习军械制造为目的,派领选使金允植等带领留学生38人离汉城赴天津到天津机械局、水雷学堂和水师学堂学习西语和军工技术。归国时,朝鲜留学生从天津带回大批科技书籍、机械和机器模型图纸。此事件是朝鲜半岛(当时是李氏政府)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中采取的重要步骤之一,极有可能就是朝鲜半岛也就是朝中交流史上的第一次活动。

此事是韩国社会科学院理事长金俊烨先生在20011月向在汉城访问的“天津中韩交流中心筹备小组访问团”提出。金先生当年82岁,现仍健在,是韩国社会科学界最高权威,对中韩历史颇有研究。据他介绍,一百多年前韩国曾派留学生到天津学习制造和使用武器,是中韩之间的首次交流,建议在遗址设置标志。金俊烨先生讲,韩国相当重视在海外的历史遗址,此事如能确认,设立遗址标志,相信会有许多韩国人不仅到天池游览,还一定会到天津遗址拜访,他将对此给予大力支持。据南开大学朝鲜史专家、历史系曹中屏教授确认,历史确有此事;并据此策划制定出“近代朝鲜首批来华留学生在津活动遗址考定与旅游景点开发”研究课题;拟进而完成景点标志纪念物建设;但是因课题经费未能解决,此事未能进行。

韩国社会科学院理事长金俊烨先生建议在此设置标志物本身,反映了韩国对于这个历史遗址的重视。近年来在金俊烨先生的推动下,上海和重庆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旧址,苏浙一带的新罗坊(古代新罗商人居住地)等韩国在华活动历史遗址得到修缮,韩国方面均是在金俊烨先生具体组织下进行的。这些活动都得到了韩国政府的全面支持,对密切中韩关系发挥了很好的影响,也对上海等地的旅游事业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该遗址位置之一在河东万新村现解放军运输学院,该事件对确认我市在近代史进程中的先进地位和对外输出先进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建议进行课题论证,确认这一历史事件,利用这个历史事件建设一个纪念物,吸引当年韩国“洋务派”的后代到先辈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时在中国启蒙学习的地方寻迹拜碣发展新的事业,这将增加一个在中韩两国都很有影响的历史人文景观,扩大我市在近代史中的历史地位及影响。我们建议:由市外宣办牵头,组织有关专家及有关职能部门,进行两国专家最后的、权威性的论证,并将标志纪念物建在河东区公园绿地内。我认为,这不仅将在天津增加一个在中韩两国都有影响的历史人文景观,而且也符合挖掘我市的历史资源,建设人文景观,提高我们天津的软实力,开发带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新”景点的目标。

 

                                       天津市政协委员 王育英

                                           2008121

 

对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闭会期间第0350号提案的答复

王育英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启动近代朝鲜半岛首批来华留学生在津活动遗址考定开发,建立人文景观”的提案,经研究答复如下:

您的提案很好。

中国和朝鲜半岛有着相近的文化背景和相邻的地理位置。19世纪,中国的近代化发展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其发展过程对周边地区产生了相当程度的影响。天津作为近代中国开埠最早的城市之一,留有许多记载中外交流的历史遗迹,应依法做好保护工作。经调查,坐落于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内的朝鲜半岛首批来华留学生在津活动遗址现已无存。新建纪念设施,涉及规划、占地、投资等多方面问题。我们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有关工作。

感谢您对我市文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天津市文化局

   二00八年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