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随笔

Chairman's Essay

世贸故事——王育英会长为《友好》会刊2013年第3期撰写的卷首语

发布时间:2013-07-02 点击数:2281

 

20011111,时任外经贸部部长的石广生先生与世界贸易组织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代表中国政府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从此,经过了艰苦的十五年二十四轮谈判,20011211日中国终于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成为了世贸组织的第143个成员国。自此,我们中国经济市场开始真正地与世界经济市场融为一体,开始成为全球化市场经济的一部分了。过去看似纷繁、华美的全球经济市场,从那时起,就不再是像隔着一道玻璃幕墙了,我们终于也能身在其中,成为这大舞台中一位参加演出的演员。

十几年来,我们真切地看到并且感觉到,我们算是成功地在出演着自己的角色,并且也在不断本色流露,把我们优秀的、健康的品格贡献给这谁也不全爱、谁又摆脱不了的世界经济游戏。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过程中,石广生这位签字最多的人被许多中国人所认识,因了这过程,许多人才更多地知道了他的诙谐、果断、专业的领导才能以及他亲和、充满学养的个人风格。这些,不仅仅是因为他在我们中国经济的转角之处签下了引领我们走向明确方向的文件,使我们的市场走上了正途。而且,还因为在那时,对外经贸规则的改变对中国来讲是对整个市场的修正,是对既有观念的再确定和洗涤,所以说它是一场经济领域的局部革命也不过分。

我们很幸运,420日,石广生先生在京津新城与南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学者一同讨论教材时,抽空听取了我会的汇报,又应我会请求欣然题词:搭建平台,促进合作。

石广生先生听了我会的汇报后,鼓励我会一定要在为企业搭建平台、寻找渠道上下功夫,将好的企业本身和好的企业产品推广到世界上去。

石广生先生深有感触地向在座的人讲述了他经历的一个小故事:在某国出访时,石广生先生问一个和中国商人打过架的小伙子,为什么要打来你们这的中国商人?那人讲,因为花了很多钱买了你们中国人的鞋,但是没多久就穿坏了,然后我妈妈打了我。石广生先生讲,这件事给了他特别深的印象。现在,我们的企业已意识到,只有在走出去中不断地完善自己并自觉地将产品做好,企业才能生存。市场大了、竞争多了、对手强了是好事,市场的全球化把我们带向更好的发展方向,而不是相反。所以,我们要把经验中好的东西加以总结,让从事实务和把握方向的人更多地了解这方面的历史、掌握这方面好的经验。

石广生先生对本会寄予期望,希望看到我们这个会能为企业办更多的好事,为天津、甚至全国的对外经贸做出贡献。

世贸故事当时在世界轰动的阵势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因为这不仅仅是一般的关于贸易进出口的故事,也被国内外不少人认为是关系到中国命运的大故事。对今天的许多人来讲,加入世贸组织好像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像遥远的故事,而不是能使人即时喝彩的段子。其实不然,好故事和坏故事的分别就是讲的人和听的人是否都对这故事专注,是否一提起就有一种快慰的感觉、有一种胜利的喜悦、有一种有幸参与演绎历史的那种觉悟之乐。

世贸故事,大时代,大世界,大故事。无疑,石广生的名字被人们记住,不仅仅因为世贸故事,而确实更多地因为——他是一位多智善谋、充满幽默,而又处处体现出决然的执行力的部长。

感谢石广生先生的嘱咐,感谢他的世贸故事给我们带来的健康斗志和向上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