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随笔

Chairman's Essay

在友好声中前进——王育英会长为《友好》2012年第6期撰写的卷首语

发布时间:2013-01-05 点击数:2635

 

首先我要衷心感谢尊敬的中国职协会长孙宝树先生,他一直关心着我会的发展和成长,在时常给我们的鼓励中,我们总会感觉到他对家乡的那种炙热的情怀。当我们冒雪进京采访他时,他早已准备好了为我会的题词:突出特色,拓展城市合作空间;提升品味,活跃企业交流平台。有这样的关爱,我们一定会不负众望,努力地做好“友好”之事的。

十一月底至十二月初,在天津市贸促会副会长董力斌先生的带领下,我和我会的诸位同仁与其共同访问了印尼泗水市、越南福寿省及柬埔寨的金边市等友好城市。十几天,虽舟车劳顿,但收获颇丰。因我十几年前去过这几个国家,此次再访,明显感到了这些国家的进步和飞速发展。尤其是柬埔寨,十几年前去金边、吴哥时,当时给我们访问团一行人的基本感觉是好像我们北方偏僻的县城。参观吴哥古迹时,警察可以给你打伞遮阳,目的就是想找你要一、两个美金的小费,以弥补几个月没发工资的“亏空”。如今可不一样,据当地旅行社介绍,吴哥及周边现有的接待能力是每天最多2万张左右的床位,而游客的实际数量还要远多于此。包括中国的几个城市在内,每天都有很多包机要飞到吴哥,所以近年来,吴哥地区的人口迅速增加,酒店也迅速地增加,若是有大规模的旅行团到吴哥的话,必须要提前几个月预订这里的房间。

吴哥等地的变化真是不可想象,却又在情理之中。可见和平的景象和力量在世界各个角落都是美好和无可阻挡的。

友好城市像一颗链条,将世界上这些和平、美丽的城市如同一颗颗珍珠巧妙地串连起来,使她们在不同的位置和角度闪烁着光芒。

其实我们的城市也是如此,友好的力量和情趣也是来自于社会的进步、和平及发展。无疑,我们天津也是诸多结为友好城市的一颗璀璨的城市明珠。

最早,老百姓见到外国人时称其为“老外”,其实那是一种惧怕,随着我们的自强自立,才有今天再讲“老外”时,只是表示友善和亲切的友好姿态了。

我最早知道老外,大概是1966年左右,是因为我居住的同一棉纺厂宿舍中有一位“沙劳越”的华侨在天津工作。我见过他,这人非常客气,我知道他好像给外国寄过信,他还有一辆男孩儿眼中非常棒的“26”自行车。但是“沙劳越”是什么样子呢,我不知道。在想象中是远之又远的地方,像是海洋中的一条船。

再后来,是1971年吧,我上小学时去东站参加学校组织的欢迎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的活动。提前排练时,我学会了怎样呼喊“热烈欢迎”的口号及国王谱写的歌曲“怀念中国”。当时在人群中看到西哈努克的车队时,群情激昂,兴奋无比,快乐无间。所以,想象中的柬埔寨是一个叫人霸占了的美丽家园,她的漂亮是想象中的绿茵、花朵和洋气的街景。

再往后,我长大成人,赶上了好时代,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好像一下子全都打开了。开放,给中国人带来的不是恐慌和无奈,而是奋进和努力。于是,我们又接上了最古老的文化“地气”,古为今用,高唱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而开始迎接应接不暇的老外们了。

我们走进了新时代,友谊、友好、和平一下子融进了我们的企业对外贸易和交流活动中了。

我会坚信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友好、和平的在友好城市及友好合作城市企业间对外交往理念,就一定越走越宽广,得到的支持也会越来越多。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道理。在这种理念的支撑下,我们还要再努力地巩固住信用,提高自身的软实力和自信心。我们的名誉会长王述祖先生常讲:信用经济已经超过了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信用经济不确立,也就出现了诸如食品安全等问题。市场经济的根本是信用,没有信用就没有一切。特别是在当下国际循环的大舞台环境下,社会信用体系是至关重要的。这些话对我们企业来讲也是至关重要的,应该好好牢记的。

我会成立至今已经走到第四个年头了,不能说成绩斐然,却也着实地在平稳、健康的发展。在119日我会举办的2012年年度大会上,在我们与会会员的一致表决下,选举了中天锦绣投资集团的董事长谢学农先生为副会长,天津鑫欣永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海旺先生为理事。我会领导力量的增强,也是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会生命力之阳光和健康。这真是可喜可贺之事!

我会一直秉持为会员尽心尽责服务的理念,会员之间也是在怀有友爱、勇于奉献中交流和互补。梁启超曾言:不愚不惧。这是千真万确之言。我们不是盲目的为友好而友好,片面的追求友好的最大化,而要追求友好的成效、精致和实际的效果。只有这样,将友好进行到底才有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不惧怕困难,克服前进中的障碍,预见到美好的未来。在讲究新的文明的环境中,我们相信全体人民的共同进步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2013年马上要到了,本会祝所有关心和爱护我们的社会各界人士在新的一年事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