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随笔

Chairman's Essay

高尔夫 小球大世界——《时代高尔夫》2012年第1期卷首语

发布时间:2012-10-12 点击数:2613

 

《时代高尔夫》将会承继《天津高尔夫》的优良传统,高举起健康、和谐、友好、阳光的大旗,立足天津,面向全国,争取在普及高尔夫运动和推动专业高尔夫向更高水平上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常言道,三五成群,我们的采编人员也不例外。请看右边的这位就是我们的编辑部主任王靖,他对这一期的《时代高尔夫》如是说:“希望我们的工作能让更多的人关注、了解高尔夫,参与到高尔夫这项健康运动中”。左边的这位是位记者叫宋哲闻,她一接触《时代高尔夫》就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东奔西跑,笔耕不辍,她的体会的是:“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希望我的工作能帮助《时代高尔夫》精准解读天津高球发展,为津门球友们奉上第一手新鲜资讯”。还有这两位,时明明和杨晓磊,除了要写要编之外,先生还要负责后勤保障工作,事无巨细,身体力行,他要讲的话是:“因为《时代高尔夫》这本杂志,我开始接触高尔夫球运动,也希望这本杂志能够让更多的人接触、喜欢高尔夫,让这一健康运动走向更多的人”。小姐是本刊专责设计、印刷兼管经营的负责人,这一次《时代高尔夫》的设计,对她来说又是一次挑战。除了把我的想法发挥的淋漓尽致之外,她还下定决心,争取把这期杂志办的稍微像点样:“我们会用最专业的手法及智慧,把高尔夫文化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给每一位高尔夫爱好者,用我们特殊的方式为天津的高尔夫事业出一份力。也期待着去体验并享受我们的团队为《时代高尔夫》去创造并创新的每一个过程!”她信心十足地说。还有我们发行部门的姚霖、赵悦两位先生,也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争取把这一期杂志最快最准确地送到读者手中。

作为主编,在搞这本杂志之前,我只有过三次与高尔夫 “接触”的机会。第一次是1985年夏天,听一老体育工作者讲他在少年时的1947年,给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三军团司令罗基当球童拣球的往事。别的没记住,只记得他讲的“趁人不备把球踩在草地上佯装找不到球了,而后再把球找出,卖给再来打球的人,挣的钱能贴补家中一天的菜钱”的事。第二次是1988年夏,我和一领导应邀来到天津第一间高尔夫球俱乐部,在老总的陪同下,由球童推车拉杆到场地里小转了一下,而后回来用餐。活动完毕,我问领导体会如何,领导高兴地说:日餐不错。确实,那是我第一次吃真正的日餐,印象很深。

第三次就是今年五月由天津市金德信典当有限公司、天津外企协会和天津高协共同举办的“天津市金德信杯高尔夫赛”了。由于从准备、联系、布置以及赛场安排都得到了老领导、市高协主席王述祖先生从始至终的指教,因此,得到了参与者的好评和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

以前听人有来道去地讲高尔夫时,我都听得像古老的传说那样遥远而朦胧。现在开始深入其中了,顿觉其健康而明快。高尔夫做为一项体育运动,没有像有些人讲的那么邪乎,也没有那么多叫你不知所措的行规,因为它并不是带着荣耀、奢侈的姿态,以及那么不可一世、趾高气昂地神情来到我们面前。其实,高尔夫运动归根结底是一种健身运动,打的是健康,玩的是品味,是“和”而不争的运动,它在运动中带领我们驶向阳光灿烂的自由之海。和平、和顺、和谐地打下一场球的本身就达到了打高尔夫的目的。

高尔夫运动,小球大世界。衷心盼望我们职业的、业余的球手们打出更加精彩的人生,真心期望您能喜欢我们这本《时代高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