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卫的人多俩少仨的本无所谓,可本期涉及到的三位“天津人”,却是有所谓的天津卫:一位是媒体巨子、凤凰卫视总裁刘长乐先生;一位是我会理事、天津锋尚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余为峰先生;一位是澳大利亚墨尔本驻天津代表处首席代表魏朝义先生。
大名鼎鼎的刘长乐先生怎么一下子就成了天津卫?不是因为他给本会题词:“城市友好的纽带,天津形象的特使”;也不是因为他在天津各界有一批交心的好朋友;更不是因为他是天津市政府的市长海外顾问,而是因为他在不同的场合为我们改革开放的新天津鼓与呼,为我们天津卫走向世界而摇旗呐喊!这样义胆侠心的人,早已成为我们心中名副其实的天津人。
我会成立三年来,遇到了许多像刘长乐先生这样慷慨宽容、友好善良的各界人士,他们给予了我们力所能及的帮助和鼓励,我们很难不无遗漏地详尽地列出他们的名字和所代表的机构。有了这些鼓舞之师,才使我会有机会表现出了应有的承受力和使命感,才表现出了前进中的坚韧不拨、刚毅与顽强。刘长乐先生应邀为我会题辞时那殷殷之情至今使我难以忘怀。那题词正如其他社会贤达的期许一样,是一种鼓励,一种期待和一种鞭策。
余为峰先生原籍湖北,毕业于天津大学,先劳作于著名企业“远大空调”,后又“落草”天津独立创业,海河水已融于其生命中。其性情,其智慧,其志向,其行动已无不打上天津人的烙印。这样一位其企业在津门业内引领先锋,在节能减排的技术上勇夺市场,为津门贡献出自己的爱和汗水的优秀企业家我们能不把他算为天津人吗?
我会的企业家和企业代表们,无不秉承友好的意志,在经营好企业的同时,高举友好的大旗,在友好城市的企业间行走,为促进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惜气力与耐心。就像余为峰先生在参加完第十四届中日研究会后说的那样:企业家没有大小,健康地参与是最重要的。
魏朝义先生是位国际关系哲学博士,土生土长的天津人,可他如今的身份却是天津的友好城市墨尔本驻天津代表处的首席代表。他小学时成为了“根红苗正”中的幸运儿,读了在当时颇具“红色贵族”意味的“小外”,而后一路顺风:市政府外办、留学、在澳大利亚工作。他经商不达卓越,回转他骨子里思之念之的“外交”事业,于是我们看到,商人堆儿里少了一个不谙此道的苦行僧,城市外交事业中多了一位健康而又典范、旷达而又睿智、堪称国际友好城市交流楷模的“小使”。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城市间的各个经济体的互动以及与其他地域的传统竞争,主要依靠的是自然屏障或国家设置的壁垒,而如今,靠的是社会构建的多样性和形态的多元化。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流,在国家之间的交流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成了一个国家与世界经济往来的桥头堡。地方级的交流与沟通在国家级、全球级层面的互通与对话都进行着相互渗透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