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放贷”政策亟待提升商业银行信贷能力

发布时间:2010-02-01 点击数:1263
    人民银行2010年工作会议提出,今年要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实体经济的信贷需求,切实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尽量使贷款保持均衡,防止季度之间、月底之间异常波动。随后,1月12日央行宣布,自2010年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近13个月来央行首度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也是18个月来,央行首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上述政策信息,传递出决策层希望商业银行均衡放贷,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切实防范信贷风险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政策信号。这些政策信号,也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能力形成考验。所以,新的一年,在“着力优化信贷结构,落实有保有控”的信贷政策下,商业银行的信贷能力亟待提升。
  提升灵活的信贷决策能力
  灵活的信贷决策能力就是商业银行能够根据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对信贷需求的增减情况而主动自觉地制定出相应的扩张或紧缩的信贷决策的能力。
  一般而言,经济周期也就是信贷周期。在扩张的信贷周期中,经济体中资金充裕,企业盈利持续上升,投资需求和私人消费需求也持续旺盛,资产价格逐步攀升,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银行的资产质量,银行的放贷能力和放贷意愿均得以加强,宏观经济进入正向自我强化的阶段。然而,在经济处于下行阶段,受制于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供给,过多的信贷扩张最终会导致通胀的上升。尽管适度的通胀会有利于信贷扩张,但也会进一步刺激资产价格。但是如果通胀恶化影响到正常的经济运行,央行通过大幅加息收缩信贷就势在必行,而这时候信贷扩张停止进而可能进入收缩周期,原本的正向加强变为负向加强,我们将看到企业盈利、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以及资产价格的下降,从而进一步影响银行的信贷扩张的能力和意愿,宏观经济进入调整乃至衰退期。
  去年,为应对经济紧缩,商业银行信贷超投放历史罕见。而且,每到季末商业银行放款冲动格外强烈。尤其是去年3月份和6月份,当月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分别达到了1.89万亿元和1.53万亿元。其中根据银行间信贷互换数据显示,3月份前两周金融机构的新增贷款并未增长,而最后10天银行突击放贷,甚至某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月末后两天新增贷款达到1200亿元。那么,超量信贷投放的背后,凸现了金融资源配置存在的严重“长期化”特征,绝大多数贷款流向了政府和大型国企项目,信贷集中风险日益凸显,一些资金在大项目与银行间来回倒腾,还有一部分流向了股市和楼市,而众多中小企业却并没有享受到这场盛宴,这种不合理的金融资源配置已为银行未来不良贷款的急剧上升埋下了隐患,在现实中也可能引发投资的畸形化,使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式更难得到改善。进入新年以后,部分商业银行在经历了去年的信贷超投放以后,似乎已尝到了“早放贷、早受益”的甜头,新年第一周就投放6000亿元,平均每天接近1000亿元,却对央行去年年底以来密集出台的紧缩性微调政策置若罔闻。上述这些信贷行为,其实就是信贷决策能力不灵活的表现。为此,必须作如下努力:
  首先,新的一年,应将信贷决策重点放在继续引导银行业保持信贷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同时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发挥信贷对调整经济结构的促进作用。其次,建立和完善独立的信贷决策体系。当前应进一步完善信贷管理委员会、贷款审查委员会的职责,进一步强化对决策者的制度约束。信贷决策部门要不断提高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的分析判断能力,增强信贷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再次,完善信贷决策管理信息系统。要加大技术支持力度,使信贷管理由传统、经验型管理向集约化、科学化、现代化管理转变,建立信贷管理电子化系统,充分发挥规范决策和辅助决策的作用,实现信贷管理方法和手段的重大突破,使贷款从发放到收回的全过程都处于系统管理之中。
  提升过硬的信贷营销能力
  一般来讲,凡是在信贷业务方面能够创出品牌的银行,都是信贷营销能力过硬的银行。比如交通银行的物流信贷营销,深圳发展银行的供应链金融营销,兴业银行的赤道银行业务营销等在国内外金融界被传为佳话,广受好评。不过,目前尚有一些银行的信贷营销能力亟待提升。最近一项来自亚洲银行家的调查显示,在消费者信贷领域,中国的增长潜力占居首位,但是中国的银行急需提高市场营销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在受访的中国银行业中,不能准确为消费者提供合适信贷服务的银行占65%,并且主要依靠“撒大网”的营销模式;在使用、分析历史数据方面遇到问题的银行占58%。的确,受种种因素的制约,一些商业银行信贷营销能力的提升存在困难,比如因金融宏观调控使银行面临信贷营销压力;部分企业由于抗风险能力不强从而削减了银行的营销动力;担保机构实力薄弱制约了银行的营销力度;还有严格统一的授信评级标准增加了银行的营销难度,等等。但处在同一片蓝天下,做银行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依笔者之见,只有少找客观,多做努力,商业银行过硬的信贷营销能力才能培养起来。具体而言:
  首先,找准发展定位,增强信贷营销动力。每一个商业银行都有自身的发展定位,应当根据定位积极调整信贷营销策略,更好地融入到我国“保增长、调结构、促消费”的经济发展中去,努力实现金融与经济同频共振、双赢发展。同时,着眼于拉动“内需”,积极拓展个人消费贷款,有效满足消费者多层次、多领域的消费需求。其次,改善营销方式,挖掘信贷营销潜力。一是由“上门借贷”变为“主动营销”。商业银行应不定期组织审贷委员会及信贷人员进企业,及时了解企业融资需求,主动开展贷款营销。二是由“单一营销”变为“综合营销”。商业银行在做好传统信贷业务基础上,充分发挥机构网络、人才资源及信息灵敏等优势,帮助企业完善内部财务制度,搞好资金盘活清收,为营销企业提供财务顾问、金融咨询、企业理财等服务,做到“既出票子、又出点子”。
  提升有效的信贷风险防控能力
  两年前的美国次贷危机实际上就是信贷危机,而信贷危机往往是由信贷风险的无效防控演变而来的,这对我国银行业敲响了警钟。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虽然整体还比较安全和健康,但在新的一年“着力优化信贷结构,落实有保有控”的信贷政策下,信贷风险的防控能力急待加强。一是全员的信贷风险防范意识有待提高。目前有些商业银行重发放、轻管理,重发展、轻风险,重速度规模、轻质量效益的问题仍然存在。二是信贷风险管理的制度建设仍不完善。缺乏健全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行之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风险识别和评估方法简单等制度缺位现象仍然存在。三是制度执行力不强。贷款尽职调查不到位,贷后监管走形式,贷款收回未抓实,甚至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等制度执行方面的问题都有存在。四是部分信贷人员的业务素质仍然不能适应信贷业务发展的需要。那么,提升信贷风险防控能力就应尽快采取一些相应的对策:
  首先,在指导思想上要实现转变。一是在发展方式上,由重发放轻管理向发放管理并重转变。二是在客户选择上,由准入选择客户向择优选择客户转变。三是在贷款方式上,由保证担保为主向抵押担保为主转变。四是在风险管理上,由防控重点环节向全面风险管理转变。
  其次,在均衡放贷中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准备率的调整,要求银行应按照国家政策导向把握信贷投向,坚持有进有退、有保有压,使信贷增长与我国产业升级及结构调整的规划协调一致,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当前银行信贷增长仍要向国家重点工程、民生改善工程、“三农”领域、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等项目倾斜,要积极支持优质中小企业发展。银行也应密切与立项、环保、规划等主管部门沟通协作,将落实国家环保政策、产业政策与信贷控制有机结合,以绿色信贷机制优化信贷增量结构。
  再次,进一步完善信贷风险管理制度。一是要认真遵守银行长期以来积累的风险管理的基本准则,包括审慎评估信贷额度对银行和借款人的合理程度,强调借款人的现金创造能力,科学评估项目的风险与收益。要加强对政府基础设施项目的效益和担保还款能力审查,不单纯看重政府项目的背景。二是在授信决策过程中,要严格坚持授信审批的原则、程序与标准,绝不用放松信贷标准来换取高增长。要严格贷前、贷中和贷后管理,把好客户准入关,并加快退出劣质客户。三是风控部门应设置动态监测、风险预警屏障,加强对贷款企业经营状况和信贷资金用途的监控,随时掌握项目工程进度和资金回笼情况,准确、及时、严格地监控信贷资金流向。(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