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通胀增加中国货币政策难度
发布时间:2009-12-15
点击数:1559
中国最新公布的一批经济数据中,没多少内容能影响到对2010年中国经济进一步复苏的预期。
不过,11月经济数据──特别是消费者价格指数(CPI)重现增长──可能会为明年的经济政策争论确定基调。
随着中国经济复苏势头进一步得到确立,中国政府当前的议事日程一直是政策微调。从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宣布的政策重点来看,中国政府不认为需要明显地改变政策立场。
但通货膨胀状况可能会让他们感到有些挫败。
中国11月CPI同比上升了0.6%,数字本身没什么值得担忧的。但如果和上年同期比较,这个数据可能很快会变得突出:这是中国CPI数据自今年1月以来首次同比走高。
有迹象显示,中国通货膨胀会继续上升。中国的货币供应量仍在以同比将近30%的增速扩张,银行信贷继续上升,只是步伐有所放缓。11月中国银行业新增贷款增长了约430亿美元。
随着中国CPI数据继续上升,中国央行将面临压力,可能会被迫提前实施收紧政策。苏格兰皇家银行(RBS)中国经济学家贝哲民(Ben Simpfendorfer)说,由于通货膨胀预期恶化,中国可能会在2010年第二季度上调利率。
中国政府并不愿意这么早就加息,尤其是不愿意在美国之前上调利率。美中两国的利差扩大只会鼓励更多的热钱涌入中国,使得货币政策的制定要更复杂。
因此,在被迫加息之前,中国央行可能会早早下手,努O通过其他途径从经济中吸走资金;他们可能会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回笼流动性,或是上调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
这种渐进方式正是全球央行官员们所推崇的。但在中国,试图维持政策现状会变得愈发困难。(华尔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