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近期将保持连续性

发布时间:2009-11-16 点击数:1395
    日前,人民银行发布了2009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显示,2009年第三季度,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作用下,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增速逐季加快,投资快速增长,消费需求不断扩大,需求结构明显改善,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工业生产增长进一步加快,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得到巩固。前三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21.8万亿元,同比增长7.7%,第三季度同比增长8.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1.1%,第三季度同比下降1.3%。对此,中国国际金融公司认为,央行对通胀的担心有所增加,但在通胀预期转为通胀事实前,难以大幅紧缩;CPI高点将出现在明年年中。
    短期内货币政策不会骤然紧缩
    “短期内央行将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与连续,不会骤然紧缩。”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本报专家组成员哈继铭在其对三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评述中作如上表述。他认为,与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相比,央行本次对于经济的判断更为乐观。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认为经济企稳的势头逐步增强,下一阶段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继续增多,包括新开工项目投资和在建项目投资增长均较快,居民收入和消费倾向上升,净出口的贡献将由负转正;在下阶段政策思路部分,提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和价格变化,把握好政策的节奏和力度,增强政策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具体来讲,一是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适度,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二是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引导商业银行平滑贷款投放,调整优化信贷结构。这一政策操作思路与二季度报告基本一致。哈继铭认为,央行可能陆续加大公开市场回收资金力度,这是因为伴随热钱和贸易顺差的增加,以及年底财政存款集中支取,可能导致基础货币投放剧增进行的动态微调。
    加息至少要到明年下半年
    “央行对通胀的担心有所增加,但在通胀预期转为通胀事实前,难以大幅紧缩。”哈继铭说,央行对物价的判断从上一季度的“未来价格走势尚有不确定性:需求不足仍可能构成价格下行的压力,但也存在价格上行压力”变为“2009年以来出现了国际初级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以及资产价格明显反弹等现象,反映出市场上形成了一定的通胀预期。当前内外部经济总体好转,全球货币条件较为宽松,在经济持续回升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各类价格走势,并注意更长期及广泛意义上的整体价格水平稳定”。在下阶段工作中也首次提出了“妥善处理保增长、调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之间的关系”。事实上,尽管10月份CPI、PPI尚处于同比下降,但环比季调后均已出现上涨。因此中金公司维持以前的判断“11月份CPI同比转正,明年通胀达到3.5%”,并预期CPI将在明年一二季度明显上升,高点出现在年中六七月份。央行可能要到一季度末通胀明显上升后,才会有更实质的紧缩动作,而加息至少要到明年下半年。
    明年货币增长将两条腿走路
    “明年新增贷款7.5万亿~8万亿元”。尽管比今年略有回落,但明年货币增长将是两条腿走路——外汇流入和银行信贷。哈继铭表示,过去几年外汇大量流入导致流动性充裕,尽管央行不断打压贷款也未能抑制流动性。今年初外汇流入减少,因此很多人错误地将贷款等同于流动性。但伴随着最近外汇流入的加剧(包括人民币升值预期引发的热钱流入,以及出口好转带来贸易顺差增加),贷款尽管回落,流动性依然较为充裕。而贷款回落不会限制实体经济投资资金来源,因为今年尽管贷款爆发性增长,但存款增长不落下风,导致银行贷存比不升反降,实际反映了很多企业将未用贷款存于银行的现象,这部分资金为明年企业投资提供了缓冲。(金融时报)